无麦夫何极,吾忧陇亩空。
岂能驱盗贼,得忍鬻儿童。
荼蓼充肠熟,樵苏救口穷。
无端县小吏,召役到疲癃。

【注释】

①石田山居:在四川彭山县西北,唐宋时为诗人隐居之地。八首:这里指《石田山居》组诗共八首。

②无麦夫何极:没有粮食的老百姓,他们的日子该有多苦啊!“何极”即“尽头”、“究竟”。

③陇亩空:田畴荒芜,一片凄凉景象。

④驱盗贼:指招抚盗贼。

⑤得忍:怎敢;怎能。

⑥荼蓼(tuò lǎn)充肠熟:指百姓饥饿,只能吃野菜。荼蓼,泛指各种有毒的植物,如茅根、马齿苋等。

⑦樵苏救口穷:《史记·平津侯主父偃传》:“(主父)偃当涂,取燕王女为子妇,因家于齐。及败,上书求归,齐王郊迎,奏事毕,平原君侧行而谢,不敢与语,谓其御人曰:‘始解衣衣我,今裂裳衣我,乃公之贵客也。’于是下帷车避位。”后以“樵苏”喻指贫困。

⑧县小吏:县衙里的小官。

⑨召役到:被县衙征调去服徭役。役,旧时对农民和手工业者强制服的一种无偿劳役。

⑩疲癃(lún):衰老,身体衰弱,走不动路。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封建时代农民疾苦的诗。前四句写农民生活之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五六两句写官府催征,使百姓更陷入困境。最后几句又写县吏催征,逼得百姓卖儿鬻女,最后甚至老弱都被迫出外服役。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诗人通过描写石田山居中农民的苦难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