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
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养素行编屦,乘闲坐织蓑。
几篇餐玉法,一帙醮星科。
香灺沈银叶,衣裾佩紫荷。
丹光留海月,绛景出松萝。
醉忆泉浮乳,幽怜石烂柯。
神君攀绿桂,天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顶,寻真入涧阿。
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
予发今如此,君心可奈何!
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

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

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养素行编屦,乘闲坐织蓑。

几篇餐玉法,一帙醮星科。

香灺沈银叶,衣裾佩紫荷。

丹光留海月,绛景出松萝。

醉忆泉浮乳,幽怜石烂柯。

神君攀绿桂,天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顶,寻真入涧阿。

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

予发今如此,君心可奈何!

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

注释:

①鱼龙:指江湖中鱼类和水族。

②山房:隐居的地方。

③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清静的山间没有炎热的气息,池边的小路也没有波浪声。清、地、天、无、无波:都形容环境的静谧。

④笋箨(tuo):竹笋的外皮,嫩竹的箨壳。

⑤樱桃:指樱桃树的花。

⑥呦呦:形容鹿的叫声。

⑦喋喋:象声词,形容水鸟或游鱼的声音,此处借指水鸟。

⑧编屦(jiu ):用麻或草编织的鞋。

⑨灺(xiǎn yín):酒液因加热蒸发而留下的水汽。

⑩紫荷:一种草药,可以制紫黑色染料。

⑪丹光:红色的光彩。

⑫娑罗:即娑罗双树,生长在南印度的大树,传说能结黄金果。

⑬问:询问,打听。

⑭高谈:谈论时事。见明月:看见明亮的月亮。

⑮为:替,给。

⑯娑罗:梵语的音译,指金粟如来佛。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诗人李白在长安与杜甫、高适等人同游华山,有感而作。这首诗是李白对华山的一次登临,并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颔联“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则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颈联“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尾联“神君攀绿桂,天女踏青莎”则将人带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