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却召瞿昙作夫婿。
紫驼载锦凉州西,换得黄金铸马蹄。
沙羊冰脂蜜脾白,个中饮酒声澌澌。
【注释】
1.长吉体:指唐代诗人李贺诗风奇特、想象奇特。
2.河西地:指甘肃省武威县一带地方,这里泛指甘肃地区。
3.女郎:指歌妓。
4.十八:女子成年的年纪。
5.高髻:即“峨髻”,用簪子把发髻盘起,使头形像山一样耸起。
6.茜根:即茜草,一种植物。
7.光如霞:形容衣裙颜色鲜艳夺目。
8.瞿昙:梵文kunala的音译,意为“须弥”。
9.紫驼:一种骆驼。
10.凉州西:指甘肃省敦煌县,这里泛指西北地区。
11.黄金:指金钱。
12.马蹄:马掌。
13.沙羊:产在新疆沙漠中的美玉。
14.冰脂:产在新疆的玉石。
15.蜜脾白:产在新疆的蜜糖。
【赏析】
《河西行》是唐代大诗人李贺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写歌女梳着高高的髻,穿着茜根染的裙子,戴着红顶的帽子,打扮得十分漂亮;她骑着紫驼载锦的骆驼到凉州(今甘肃敦煌一带),换回黄金作马鞭。这首诗通过描写歌女的装束与行为,揭露出当时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第一句“河西地”点明地点,说明歌女来自甘肃一带。接着两句写歌女梳着高高的发髻,身穿茜根染的裙子,显得十分美丽动人。
三、四句写歌女骑着紫驼载锦的骆驼来到凉州(今甘肃敦煌一带),又换回了黄金作马鞭。这两句写出了歌女在旅途中的豪华生活。
五、六句写歌女来到酒楼,喝的是沙羊冰脂蜜脾白的美酒,吃的是金杯中盛放的美肴。这两句写出了歌女的阔绰生活和豪饮美餐的情景。
最后两句“个中饮酒声澌澌”以声音衬托气氛,突出歌声美妙动听,余音袅袅,令人陶醉。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形象生动逼真,使人仿佛看到了歌女那优美的舞姿和豪饮美餐的情景,从而对当时统治阶级奢侈腐化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憎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