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不见十年过,千里趋陪意若何。
骨肉共论青眼旧,形容应接白须多。
三关虎豹传新捷,百粤莺花入醉歌。
莫叹他乡为客久,故乡是处阻干戈。
【注释】
- 中郎:指李中。李中曾官至中书舍人,故称。
- 十年过:意谓已过十年。过,经过。
- 白须:指胡须白了。白须多,指年纪大。
- 三关:指山海关、娘子关、居庸关。
- 百粤:指南方的广东、广西一带地区。莺花入醉歌,指歌舞升平。莺,指黄莺儿;花,指百花。
- 他乡:指异乡。客久:离家在外时间太久。干戈(gē):兵器,借指战争。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冬,当时作者正在长安任左拾遗,而他的叔父则在岭南任职,所以写了这首诗赠给远在他乡的弟弟。
首联点出送李谦道入省的原因。“中郎”即指李中,是说李中已经十年未见过面了,但弟弟还是千里迢迢来京城看望他。十年未见,说明李中与弟弟分别已久,此时相见,自会倍加思念。
颔联写兄弟重逢的喜悦之情。“青眼”指目光,表示赞许;“白首”指年老头发变白,这里用来代指年高有德的长者。这两句诗用典贴切,既表达了对长者的尊敬,又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深情厚谊。
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三关”指山海关、娘子关、居庸关,这是唐代著名的边防重镇。“虎豹”比喻勇猛的将军,“莺花”比喻歌舞升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边疆风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莫叹他乡为客久”,意思是不要感叹自己在外漂泊的时间太长,因为只要家乡安定,就没有什么是值得担心的。“干戈”在这里指的是战争,诗人用“干戈”来比喻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丰富的诗词典故,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