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三月十三日,在淦西山上过了一夜。
半夜登上山顶,只见云天一色,高耸入云;黎明时才知山路遥远难回。
江水涨满,大江上的小船摇摇晃晃;马行尘沙飞扬,尘土漫天。
山河险阻,形势狭窄,就像悬挂的网;云汉低垂,光芒不亮,好像没有桥。
心中有多少怨恨,如今春天到来,恨却消除不了。
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三月十三日,在淦西山上过了一夜。
半夜登上山顶,只见云天一色,高耸入云;黎明时才知山路遥远难回。
江水涨满,大江上的小船摇摇晃晃;马行尘沙飞扬,尘土漫天。
山河险阻,形势狭窄,就像悬挂的网;云汉低垂,光芒不亮,好像没有桥。
心中有多少怨恨,如今春天到来,恨却消除不了。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诗意。 1. 入门伴母啼,出门闻鹊噪: - 解释:进入家门时,母亲正在哭泣;离开家时,听到喜鹊鸣叫。 - 关键词:母、啼、门、鹊、噪 - 赏析:诗人描述了自己回家的情景,母亲的哭泣和喜鹊的鸣叫都是对家的呼唤,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握粟卜灵龟,之子归已到: - 解释:用小豆占卜是否灵验,孩子已经到家。 - 关键词:粟、龟、子、已到 - 赏析:诗人在回家途中
【译文】 同刘伯贞题袁氏寓轩。 穹窿携带着太阳,百年几如旦暮。 变化消逝如同乘着化机,万物孰非寓于其中。 鸿蒙不可超越,金石岂为固守。 何况此无根基之躯,自当随遇而安。 闻君辟西轩,侨立延佳趣。 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 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 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 临眺登崇冈,故山渺何许。 月明金凤洲,梦魂自来去。 少陵浣花溪,管宁辽东路。 当其适意时,何必皆吾土。 干戈尚未已
注释: 1. 君来桂树林,我辞桂林去。 - "君":指诗人的朋友或客人。 - "桂树林": 指桂树下的树林,桂树是广西的象征,此处指桂树成林的地方。 - "我":指诗人自己。 - "辞":离开。 2. 桂树我所种,高大已如许。 - "我所种":指的是诗人自己种植的桂树。 - "高大已如许":形容桂树已经长得非常高大。 3. 六月浓阴绕茆屋,不待花开可娱目。 - "六月":六月是桂树生长的季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浮云南山起,还复归南山。(浮云在南面升起,又回归到南山) - 腾腾驾轻风,悠悠度松关。(轻轻驾驶着微风,缓缓地穿越松林关口) - 仙翁坐盘石,心与云俱闲。(仙人坐在盘石上,心中与云一样闲适) - 冥观元化初,吹嘘肤寸间。(静静地观察元气的初始状态,吹气如细丝般轻柔) - 苍龙变神化,为雨遍九寰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膺”的写法。 【答案】 译文:我重访胡洵家,进门见到桂树,出门又见桂树。桂树互相迎送,主人究竟在何处?高高的桂叶发出悲鸣,疏落的花朵洒落着残雨。我独立黄昏烟雾中,思念遥远天涯路。 赏析
子何为牧,蓬莱之麓。 [注释]:你为何在此放牧? [译文]: 为什么来到这蓬莱山麓放牧呢? 自驾青牛度函谷,鹤群鹿子还相逐。 [注释]:自己驾驶青牛越过函谷关,一群鹤子和一群鹿儿跟着我。 [译文]: 自己驾车骑着青牛越过了函谷关,一群鹤子和一群鹿跟着我。 芝草松间长未齐,紫苔竹下行迹迷。 [注释]:灵芝草和松树之间长的不够整齐,紫苔和竹子之间的道路很隐蔽。 [译文]:
《子夜歌》 歌声虽短情却长,牵牛与织女,千年相望。 《秋夜读刘昕宾旭子夜歌因效其体赋三章 其二》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七夕之夜牵牛星与织女星永恒的爱情。诗人通过对比牵牛和织女的永恒相望,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才华。同时
诗句释义 1 子何为樵,阆苑之东。 —— 你为何要当樵夫呢?你是从阆苑的东边来的。 2. 琼林玉树朝露浓,携斤剪尽荆榛丛。 —— 琼林玉树,早晨的露水浓重。你手持斧头,把荆丛砍光。 3. 松下童子知何客,长日围棋看不得。 —— 在松树下的童子不知道你是客人,你在那里下棋,却看不到。 4. 笑杀吴刚愁满霜,千古桂枝碍明月。 —— 笑得让吴刚也笑了,满头白发,因为忧愁而变白。千年的桂花树挡住了月光。
注释: 子何为耕,瀛洲之曲。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译文: 你为何要耕种田地?在瀛洲的土地上。 玉山上的雨水滋润了秧苗,苍龙在田间耕作,老虎在收获谷物。 清晨的炊烟升起后变成了云,银河在白天洗涤着尘埃和沙粒。 酿造出如九霞般美丽的美酒为你庆长寿
袁州有警报,不见舍弟的消息。 我行在路上,急忙询问消息。 答说正在躲避战乱,元戎先我出走。 高大的宜春台,烈火熊熊赤如血。 双龙在云雨中蓄养,却无法拯救火势。 城中千万家,大半被烧死。 前者见到令弟,少髭而洁白。 每句话都表达人情,谋身并不失算。 如果安全无虞,生死等明日再说。 仓促放弃我儿子,你弟弟我怎么赶得上? 挥手告别客行,奋飞恨无翼。 还担心老亲闻听,黄昏掩泣泪湿衣
【注释】 淦西:地名。居人:居住的人。 老去才名久退潜:年纪大了,才名(才能、名望)早已被埋没了。 楼前晴景逐人添:楼上的景色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得明亮绚丽了。 云连野树深藏径:山野间的树木与云雾连着,隐没在小路上。 风卷溪花乱入帘:风吹动溪边的花瓣,把花片卷入竹帘里。 闽徼外:福建边陲地区以外。 闲愁尽挂楚山尖:闲散的愁绪全都悬挂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上。 春光流转曾相识,独怪经年雪满髯
我们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1. 斯文同味似同宗:此句意为文人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就如同亲兄弟一样密切,他们共同分享学问与思想。 2. 长日思君意万重:长时间地思念着你,内心充满了对你的深情厚谊。 3. 客馆雨来秋种菊:在旅馆中,当雨水来临之时,我在秋天种下了菊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4. 故山云去晚看松:我离开故园后,每当云彩消散、夕阳西下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诗歌中手法的运用,最后再一一对应地分析。 题干要求赏析“闻君酿酒满春瓮,净洗深杯候客过”两句,这是对诗中描写的一幅图景进行赏析;“听雨山楼烧烛短,扫云石壁写诗多”是另一幅图景,应从画面的内容上进行赏析;“门生传草当先到,畸客飘蓬不共哦”是第三幅图景,应从诗中人物的活动及表现的意境上进行分析
昨天寻君恨不逢,离愁散入暮烟中。 古陂净泻秋千顷,归路斜分月半弓。 年少向人偏肮脏,时危临事始疏通。 论心长欲书灯共,无奈君西我复东。 注释: 1. 昨日寻君恨不逢,离愁散入暮烟中。 - 昨日:指昨天。寻君:寻找某人。恨不逢:非常遗憾没有相遇。离愁:离别的忧愁。散入暮烟中:忧愁随着暮烟散去。 2. 古陂净泻秋千顷,归路斜分月半弓。 - 古陂:古老的池塘或湖泊。净泻:水清澈地流淌。秋千顷
和罗习之见寄因简刘渊 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及赏析: - 首联:“中年离别倍依依,何事欢娱与愿违。”这一联描述了诗人在中年时期因为离别而感到特别依依不舍,但同时发现生活中有些事情与自己的期望相违背。这里的“依依”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不舍,而“欢娱与愿违”则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奈和挫折。 - 颔联:“日落群鸦烟外急,山空独鹤月中归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溪山杖屦每相违” - 关键词:溪山、杖屦(鞋) - 注释:溪山,指美丽的山水;杖屦,泛指走路时拄着的手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观的频繁分离。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常因为公务而远离山水,强调了对自然的深切怀念和不舍。 2. “况复经年去不归” - 关键词:经年、去 - 注释:经年,意味着经过了很多年;去,离开。这句话反映了诗人长时间未能返回故乡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