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酿酒满春瓮,净洗深杯候客过。
听雨山楼烧烛短,扫云石壁写诗多。
门生传草当先到,畸客飘蓬不共哦。
稍待秋高凉月夜,相从细问法如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诗歌中手法的运用,最后再一一对应地分析。

题干要求赏析“闻君酿酒满春瓮,净洗深杯候客过”两句,这是对诗中描写的一幅图景进行赏析;“听雨山楼烧烛短,扫云石壁写诗多”是另一幅图景,应从画面的内容上进行赏析;“门生传草当先到,畸客飘蓬不共哦”是第三幅图景,应从诗中人物的活动及表现的意境上进行分析;“稍待秋高凉月夜,相从细问法如何”是最后一幅画面,应从诗意上进行赏析。

“闻君酿酒满春瓮,净洗深杯候客过”,诗人与友人相见,主人殷勤备酒,为的是等待朋友的到来。“闻君酿酒满春瓮”一句写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净洗深杯候客过”,这句写主人准备迎接朋友,把空酒杯洗干净了,只等朋友光临。“闻君”二字,将两人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听雨山楼烧烛短,扫云石壁写诗多”,这两句话写诗人与友人在山楼上听雨,写诗人在石壁上写诗。“听雨”,是静的,“扫云”,是动的,动静结合,写出了一个闲适的夜晚。一个“听雨”,一个“扫云”,两个画面互相映衬,互为补充,更显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深厚。

“门生传草当先到,畸客飘蓬不共哦”,诗人说,我的门徒们来的时候,草稿已经写好了;而那些没有名分的客人则不能与我同吟咏诗篇。“门生”指自己的门徒,“畸客”指没有名分的客人。“先到”“不共哦”表现出诗人的谦逊和自谦之情。

“稍待秋高凉月夜,相从细问法如何”,最后两句写诗人邀请友人一起赏月吟诗。诗人以“秋高”点出季节,又以“月夜”点明时间,使环境更加清幽雅致。“相从”是相互陪伴的意思。“细问法如何”表明诗人对佛法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

【答案】

①《酬罗达则》——答谢友人来访并饮酒作诗的酬答之作。

②“闻君酿酒”,闻讯主人热情款待。“满春瓮”,酒酿好了以后用大瓮装着。“净”字写出了主人的周到。“候客过”,等候朋友的光临。“春瓮”是盛酒的瓦罐。“长”字写出了主人的殷切期盼。

③“听雨山楼”,听雨声于山楼之上,听到雨声后,才点燃蜡烛继续写作。“听雨”是静的,而“写诗”又是动的,动静结合,写出了一个闲适的夜晚。“听雨”,是静的,“扫云”则是动的,动静结合,写出了一个闲适的夜晚。

④“门生传草”,诗人的门人弟子们来时,已经把诗文写好了。“当先到”,门人弟子们来得早。“传草”是门人弟子们前来送诗稿的意思。“异客”,没有名分的客人。“飘蓬”,形容无定所的人。“不共哦”,门人弟子们来了之后,诗人就不再吟咏诗篇了。

⑤“稍待秋高凉月夜”,请朋友等待秋天到来的时候凉爽的月夜再一同吟咏诗篇。“秋高凉月夜”,是吟咏诗篇的最好时机。“稍待”,略待,稍稍等待的意思。“月夜”,是吟咏诗篇的最好时机。

相互伴随的意思。“细问”,细细询问的意思。“法如何”,佛教的教义是怎样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