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日之良,嘉荐令芳。
于豆于俎,是登是将。
于祖考之堂。
烛辉其前,钟韵其傍。
神具亿止,风帷褰扬。
俨承其容光,俨觌其冠裳。
俨聆其謦欬,俨被其文章。
维灵歆止,我侑我侍。
胥悦胥怡,载鼓载吹。
工祝有严,仪物孔备。
将何以祈,躬躬惟畏。
匪位秩欲隆,匪货利欲充。
匪居第欲侈,匪祯瑞欲丰。
子祈其贤,妇祈其从。
兄祈其友,弟祈其恭。
德祈其厚,业祈其崇。
族祈其睦,时祈其雍。
维神人攸同。
【译文】
祭祀的好日子到来了,献上美好的祭品。
祭品放在俎上,祭祀的仪式即将开始。
祭祖在祖堂,火光照耀堂前,钟声回荡堂旁。
神灵已经降临,风帷缓缓掀开。
端庄地接受神主,端庄地面对祖先。
端庄地倾听神主说话,端庄地穿着祭服。
神灵歆享祭献,我恭敬地侍奉。
众人欢喜愉快,载歌载舞欢庆。
工祝庄重严肃,祭仪完备无缺。
我们祈求什么?恭敬畏惧不前。
不是职位要高,不是财物要充。
不是居所要豪华,不是祥瑞要丰盈。
儿子祈求贤德,妻子祈求顺从。
兄长祈求朋友,弟弟祈求恭敬。
品德祈求厚重,事业祈求成功。
宗族祈求和睦,社会祈求安宁。
神灵与人是同一的。
【注释】
维日之良:维,句首助词,无义;之,代词,指代“日”,即太阳、日子;良,美好。维日之良,意为祭祀的日子到了。嘉荐令芳:嘉,美好;荐,进献;令芳,使芬芳。这里指献上美好的祭物。于豆于俎,是登是将:于,介词,在这里;豆,古代盛黍稷及其他豆类食品的礼器;俎,古代祭祀时陈列祭品的礼器;将,助词,在这里,指将要举行的祭祀仪式。是登是将,即献上祭品和进行祭祀仪式。烛辉其前,钟韵其傍。神具亿止,风帷褰扬。俨承其容光,俨觌其冠裳。俨聆其謦欬,俨被其文章。维灵歆止,我侑我侍。胥悦胥怡,载鼓载吹。工祝有严,仪物孔备。将何以祈,躬躬惟畏。匪位秩欲隆,匪货利欲充。匪居第欲侈,匪祯瑞欲丰。子祈其贤,妇祈其从。兄祈其友,弟祈其恭。德祈其厚,业祈其崇。族祈其睦,时祈其雍。维神人攸同。
【赏析】
《维日之良》是《诗·周颂》中的一篇。这首诗是周武王为祭祀文王而作的一首乐歌。周武王为了纪念他的先祖文王的功德,特设酒宴,用美酒祭祀他的母亲太姒,并请她坐在正中的位置,让文王的儿子们向母亲致意问安。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创作的。
《维日之良》全篇都是以“日”、“良”二字为线索来写的。开篇就写到了日:“维日之良”。日就是天、太阳的意思。“维”字在这里表示“只有”,“只有太阳啊!”“维”字在这里还起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维日之良”四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接着诗人就写了祭祀的准备工作:“嘉荐令芳”,这是说献上的祭品都是美好的。“于豆于俎”一句说明祭品摆放在什么地方了。“是登是将”三句是说祭祀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烛辉其前”“钟韵其傍”两句是写祭坛前的烛光和钟声。“神具亿止”二句是说神灵降临之后,人们肃穆庄严,恭敬地迎接。
接下来诗人又写了一番对神灵的赞美:“俨承其容光”三句是说人们端庄地接受神像,端庄地面对祖先。“俨聆其謦欬”三句是说人们认真倾听神主的说话。“俨被其文章”三句是说人们端庄地穿着祭服。这几句写得很具体,很形象。
最后诗人写到祈祷:“维灵歆止”,即神灵一定会享用我们的祭品。“我侑我侍”三句是说我们恭敬地侍候神灵。“胥悦胥怡”三句是说大家欢欢喜喜,兴高采烈。“载鼓载吹”三句是说大家载歌载舞。“工祝有严”四句是说工祝严肃认真,祭仪完备无缺。“将何以祈”以下八句是说我们祈求什么呢?是祈求神灵保佑子孙贤明、妻子顺从、兄长友好、弟弟恭敬,还有希望品德厚重、事业崇高、家族和睦、社会安定等等。
整篇诗歌篇幅较长,但结构严谨,层次井然。作者首先通过描写祭祀的准备工作,为祭祀仪式的开始做了铺垫,然后详细描述了人们在祭祀仪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行为,最后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祈祷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