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沼天成后,双泉神应来。
云根锡卓破,地胍虎跑开。
暗溜悬山雨,寒光漾石苔。
诸僧朝盥罢,相次上堂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诗句的解析:
“一沼天成后”:描述的是福严寺内一个天然形成的池塘,这个池塘仿佛是上天精心布置的,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双泉神应来”:这里的“双泉”指的是寺庙中的两个泉水,它们仿佛是神灵降临的象征,给这个地方增添了神秘和灵气。
“云根锡卓破,地胍虎跑开”:这句话描绘了寺庙中云根石和地脉石上的景象。云根石上的痕迹被锡杖打破,而地面的脉石则像老虎一样奔跑开去。这两句诗展现了寺庙中古老的石头和历史的痕迹,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些石头的敬畏和敬仰。
“暗溜悬山雨,寒光漾石苔”:这句诗描绘了寺庙内山间细雨的景致。暗夜中,山间飘落着细雨,雨水在石面上留下晶莹的光华,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诸僧朝盥罢,相次上堂回”:描述了寺庙内的僧侣们在完成晨起洗漱之后,依次前往大堂进行日常的法事活动。这里的“盥罢”指的是早晨洗浴完毕,“相次”则意味着他们陆续地、有序地进行各种仪式。
译文:
衡山福严寺,自然形成的美丽池塘,如同天地间的杰作,让人心生敬意。双泉流淌,仿佛有神灵降临,为这里带来灵气。云根石上的痕迹,仿佛被锡杖击破,大地脉石仿佛有灵性般奔跑开去。夜晚里,细雨轻拂,石上闪烁着如玉般的光芒。僧侣们洗净尘埃,纷纷进入大堂,开始一天的修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福严寺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古代中国文人对于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