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西林下,逋仙恐是君。
支筇鹤外见,哦句竹边闻。
老树春常早,空山雪不分。
道人无梦久,何处觅梨云。
梅隐为蕃禧观余道士作二首
茅屋西林下,逋仙恐是君。
支筇鹤外见,哦句竹边闻。
老树春常早,空山雪不分。
道人无梦久,何处觅梨云。
注释:
- 茅屋西林下:在西林下的茅屋里。
- 逋仙恐是君:担心这位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
- 支筇鹤外见:拄着筇杖(一种手杖)在远处看见白鹤。
- 哦句竹边闻:吟诵诗句从竹林中传来。
- 老树春常早:老树上的叶子在春天总是早早地落光。
- 空山雪不分:在空荡的山上,雪和土地一样不分界限。
- 道人无梦久:修行的人没有梦想很久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梅山的景色和道教的氛围,以及道士的生活状态。诗人用“茅屋西林下”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逋仙恐是君”则以东晋诗人陶渊明自比,表达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支筇鹤外见”,则是诗人拄着筇杖远眺的景象,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哦句竹边闻”,则是诗人在竹林中吟诵诗句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道人无梦久”,则表达了道士远离红尘,心无杂念的境界。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道士生活,展现了一种高洁、淡泊、清静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