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千峰有别峰,老禅宴坐梵王宫。
愿中结习三生熟,机外忘言万法空。
锡影夜飞天姥月,钟声晓度禹陵风。
孔淳自许游方者,须觅岩居竺法崇。
【注】
1、越绝:指越地的山水。
2、老禅:即老僧,这里指禅宗僧人。宴坐:静坐修行,不问世事。梵王宫:指佛教中的梵天宫殿。
3、结习:佛教语,指执着于世俗之欲念。三生熟:三生三世都了悟。机外忘言:指心无挂碍。万法空:指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性,都是无常变化的现象。
4、锡影:指僧人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如走路的声音。天姥月:指天姥山上明亮的月亮。禹陵风:指禹治洪水时吹过的大风,传说禹在治水时曾到过此地。
5、孔淳:指孔子(孔孟之道)。游方者:指四处云游的人。竺法崇:指竺道生,是东晋时期的佛教僧侣。
【译文】
越地的千峰之中有许多奇特的山峰,而老僧就在这梵王宫中安静地坐着。
心中已经将尘世的贪嗔痴等三毒结习全都消除了,而对佛法中的万法皆空也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深夜里僧人行走的声音如同天姥山上明亮的月亮一样,早晨钟声一响就能让人感受到禹陵之风的吹拂。
我自信能够像孔子那样游历四方,寻找一个可以隐居的山洞,和竺法崇一样修持佛法。
【赏析】
《寄越宝林别峰嘉禾水西仲铭》是一首七律。诗中作者以禅宗思想为主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如的人生态度。全诗构思独特,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明了,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思考。
“越绝千峰有别峰,老禅宴坐梵王宫。”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越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其中,“越绝千峰”是指越地的山峦叠嶂,“别峰”则是指那些独特的山峰。而“老禅宴坐梵王宫”则表现了老僧在梵天宫殿中的静坐修行。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背景环境。
“愿中结习三生熟,机外忘言万法空。”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其中,“结习”指的是执着于世俗之欲念;“三生熟”则是指三生三世都了悟;“机外忘言万法空”则是说心无挂碍,对一切都无所执着。这些词语共同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锡影夜飞天姥月,钟声晓度禹陵风。”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其中,“锡影”指的是僧人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天姥月”、“禹陵风”则分别指天姥山上明亮的月亮和禹治洪水时吹过的大风。这些自然现象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背景环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孔淳自许游方者,须觅岩居竺法崇。”这两句诗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思想。其中,“孔淳”指的是儒家思想;“游方者”则是指四处云游的人;“岩居”则是指隐居山林的生活。而“竺法崇”则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融合追求,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儒释两家思想的综合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