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山寮昼不开,禅馀香印已成灰。
寺分麋鹿台前住,人向鱼凫国里来。
佛钵供多光类玉,祖衣传久色如苔。
一枝得个邛州竹,拄到云居不拟回。

诗句原文:

独木山寮昼不开,禅馀香印已成灰。
寺分麋鹿台前住,人向鱼凫国里来。
佛钵供多光类玉,祖衣传久色如苔。
一枝得个邛州竹,拄到云居不拟回。

注释翻译:

  • “独木山寮”意为孤独的山林小屋,通常用来描述一种远离世俗喧嚣、宁静修行的场所。
  • “昼不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在白天也是紧闭的门扉,象征着内心的清净和对世外的超脱。
  • “禅馀香印已成灰”中的“禅馀”意指修行后的余香,而“香印成灰”则形容了时间的流逝和修行者对佛法的精进与虔诚。
  • “寺分麋鹿台前住”中的“寺分”可能指的是某座寺庙或佛塔,而“麋鹿台前”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 “人向鱼凫国里来”中的“鱼凫国”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或部落,这里的人们可能代表着修行者的追随者或同道,表达了修行者的影响力与传播佛法的使命。
  • “佛钵供多光类玉”中的“佛钵”指的是用于供奉的容器,“供多光类玉”则形容这些容器不仅承载了丰富的供养,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如同宝石一般珍贵。
  • “祖衣传久色如苔”中的“祖衣”指的是传承下来的袈裟,“传久色如苔”则形容这些袈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色彩虽然褪去,但依然保留了那份庄重和尊严。
  • “一枝得个邛州竹,拄到云居不拟回”中的“邛州竹”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竹子,而“云居”则可能指的是一处佛教圣地或者修行者的精神家园,这里的“拄到云居不拟回”则表达了修行者对精神寄托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修行者们的清静生活以及他们对佛法的虔诚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的巧妙运用,诗人不仅描绘了修行环境的美丽和宁静,也传达了对佛法和修行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平静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