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迢递入汾阳,暑雨初收陌树苍。
名士多为文学掾,此州今有状元坊。
雁来霜塞秋声急,鸟去烟台野色荒。
试问西河读书处,因君石室重辉光。

诗句解读:

  1. “关河迢递入汾阳,暑雨初收陌树苍。”
  • 关河:代指北方的边关和河流。迢递:遥远的样子。汾阳: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一个古城。暑雨:夏天的雨。
  • 这句诗描绘了从边关到汾阳的道路漫长而遥远,夏日的雨水刚刚停歇,使得道路两旁的树木显得苍老而茂盛。
  1. “名士多为文学掾,此州今有状元坊。”
  • 名士:著名的学者或文人。文学掾:负责文学工作的官员。状元坊: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的匾额所在的地方,用来表彰那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人。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学者的赞赏,认为他们多是从事文学工作,而在此地(汾州)也设有用于表彰状元们的建筑——状元坊。
  1. “雁来霜塞秋声急,鸟去烟台野色荒。”
  • 雁:大雁,这里可能是指候鸟。霜塞:寒冷的边境地区。秋声:秋天的声音。
  • 这句诗通过描写候鸟南飞和北迁的景象,表达了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边塞地区的荒凉与寂寞。
  1. “试问西河读书处,因君石室重辉光。”
  • 西河:指的是黄河以西的地区。读书处:指读书学习的场所。石室: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物,如古代学者讲学的地方。
  • 这句诗是在询问在这片土地上(汾州),哪个地方可以成为学者们专心学习的地方,并以“因君石室”来形容这个地方因为有了杨文周这样的人物而变得更加光辉。
  1.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杨文周即将前往汾州的祝福和期许。诗人通过对汾州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