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傍茅檐或水隈,岂知环佩下瑶台。
几番冰雪冻不死,一点阳春唤得回。
春阁夜寒人已去,西湖春早鹤同来。
何当唱我新词曲,时向梅花酹一杯。

【注释】:

或傍茅檐或水隈:有的傍着茅屋的檐边,有的靠近水边的岸边。

环佩下瑶台:形容梅香飘溢在瑶台之上。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

几番冰雪冻不死:几次被冰雪严寒所侵袭,却仍顽强地生长。

一点阳春唤得回:一点春天的温暖使梅花得以复苏归来。点,点缀。

春阁夜寒人已去,西湖春早鹤同来:春天的晚上寒冷,人早已离去了;而西湖上的春天来得早,白鹤也来了。阁,楼阁,这里借指春天。

何当唱我新词曲,时向梅花酹一杯:什么时候能吟唱我的新作歌词,并且时常向梅花祭酒一杯酒表示赞美?酹,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或敬意。

【赏析】:

《梅魂二首》是一首咏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将梅花比作具有灵性的精灵,赋予了它人格化的特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首句“或傍茅檐或水隈”,写梅花的分布范围之广。诗人没有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灵活多变,既有傍着茅檐的,又有靠近水岸的,这样的描写使得梅花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接着诗人写到梅花的生命力,“岂知环佩下瑶台”,意即不知道梅花的香气可以传到仙境,暗示了梅花的高雅脱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两句诗人用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梅花的韧性与坚韧。“几番冰雪冻不死”和“一点阳春唤得回”,这两句既展示了梅花不畏严寒,又能够顺应季节变化的特性,充分展现了梅花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了对梅花的赞美,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西湖上的白鹤的出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己美好愿景的期许。这里的“春阁夜寒人已去”一句,既写出了夜晚西湖上寂静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而“西湖春早鹤同来”一句,则描绘出一幅西湖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我的抒发以及对梅花的赞美。诗人通过“何当唱我新词曲”表达了自己想要创作新词的愿望,“时向梅花酹一杯”则表达了自己想要时刻赞美梅花的决心。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