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何杲杲,浮云亦盘桓。
悠然百虑息,爱此一日闲。
放舟沉幽渚,击楫回清澜。
我性本萧散,兹赏有馀欢。
水花自妩媚,烟鸟时一喧。
吟馀不知暮,夕阳度西山。
【注释】
杲杲:明亮的样子。盘桓:徘徊,逗留。悠然:安闲、恬淡。爱:喜爱。幽渚:静美的水边。兹赏:这种欣赏。萧散:闲散。妩媚:娇美柔顺。烟鸟:烟雾中的鸟儿。吟:诗作的声调。夕阳:傍晚的阳光。西山:指西边的山峦。
【译文】
白日多么明媚耀眼,浮云也悠闲游荡。
心中百念全消,只喜爱这一天的闲暇。
放舟在幽深的水洲,击楫使清波回旋。我生性本就悠闲,此情此景令我欢喜。
水面上水花显得格外妩媚,烟雾中鸟儿偶尔喧鸣。吟诵完毕不知天色已晚,落日余晖映红了西天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即兴之作,内容虽无具体所指,但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首句“白日何杲杲”,诗人描绘了一幅明朗的天空图景。这不仅仅是客观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主观感受,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舒畅。
接下来两句“悠然百虑息,爱此一日闲”,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心境变化。百虑(烦恼)消散,一天的疲劳得以解脱,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放松。这种闲适的心情不仅体现在诗人的身体上,更渗透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第三、四句“放舟沉幽渚,击楫回清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人放舟于静谧的水边,任凭船儿随波逐流,任由清波在船上激起涟漪。这里的诗人不仅是观赏者,更是参与者,他与自然融为一体,共同创造出一种美妙的意境。
第五、六句“我性本萧散,兹赏有馀欢”,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生性就是如此闲适、潇洒,面对自然的美景,他感到无比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源于外界的繁华或热闹,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第七、八句“水花自妩媚,烟鸟时一喧”,则是对自然界美好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描绘。水面上的水花,如同少女般娇美而柔顺;而烟雾中的鸟儿,时而发出欢快的叫声,仿佛为这美好的景色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吟馀不知暮,夕阳度西山”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当他吟诵完毕,已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在西山之上,余晖洒满大地。此时,他已经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表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喜悦。同时,它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要像诗人一样,热爱自然、追求自由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