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进我舟,西江烦屡渡。
野尽青山来,日落帆影去。
寄身江海间,俯仰岁月暮。
悠悠发孤咏,政尔湔百虑。
万事已复然,沧江自东注。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亭午进我舟: 亭午是中午时分,诗人乘坐船进入西江。
  • 西江烦屡渡: 在西江中频繁地渡过多次。
  • 野尽青山来: 随着船行,山野逐渐显现,青山出现在视野中。
  • 日落帆影去: 太阳落下时,帆的影子也随之消失。
  • 寄身江海间: 在江海之间寄身,意味着诗人的生活状态。
  • 俯仰岁月暮: 回首过去,时间已经变得苍老。
  • 悠悠发孤咏: 慢慢地吟诵着孤独的诗篇。
  • 政尔湔百虑: 正是这种诗歌创作洗去了所有的烦恼。
  • 万事已复然: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恢复原状。
  • 沧江自东注: 沧江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自然和生活中找到慰藉的情感。首句“亭午进我舟”,描绘了诗人乘船进入西江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氛围。接着,“西江烦屡渡”和“野尽青山来”两句,诗人在西江上频繁地渡过多次,随着船行,山野逐渐显现,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日落帆影去”和“寄身江海间”两句,诗人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帆影消逝于天际,同时表达了自己身处江海之间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诗人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体会到了与世无争的自由自在。

“悠悠发孤咏”一句,诗人开始吟诵起孤独的诗篇,这既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宣泄,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最后,“万事已复然”和“沧江自东注”两句,诗人表达了所有的事情都恢复了原状,而沧江继续向东流淌,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心灵慰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