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听松泉,尘心一以洗。
入门闻丝桐,又欲洗尘耳。
幽人在东斋,见之殊可喜。
悠然太古心,静探玄精理。
一弄风泠泠,再弄溪泚泚。
但言少知音,振衣张拱起。
孰知伯牙心,荡荡在流水。
岂若齐王竽,仅谐东里鄙。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听姜可玉弹琴用江叔载韵
出门听松泉,尘心一以洗。
入门闻丝桐,又欲洗尘耳。
幽人在东斋,见之殊可喜。
悠然太古心,静探玄精理。
一弄风泠泠,再弄溪泚泚。
但言少知音,振衣张拱起。
孰知伯牙心,荡荡在流水。
岂若齐王竽,仅谐东里鄙。
注释解析:
- 出门听松泉,尘心一以洗:出门听到松泉的声音,仿佛能洗净心中的尘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态。
- 入门闻丝桐,又欲洗尘耳:进门就听到了丝竹之声,似乎也能洗涤心灵的尘埃。
- 幽人在东斋,见之殊可喜:幽人即隐逸之人,在东斋见到他非常高兴,说明诗人对隐逸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
- 悠然太古心,静探玄精理:心中悠然自得,静心探究玄妙的哲理。
- 一弄风泠泠,再弄溪泚泚:第一次演奏时,风声泠泠;第二次演奏时,溪水潺潺。这里的“风”和“溪”分别代表音乐和自然景观,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 但言少知音,振衣张拱起:只是说有很少人能理解音乐,于是振衣张拱起身。这里的“振衣”和“张拱”都是形容人的动作,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
- 孰知伯牙心,荡荡在流水:谁知道我的心意呢?就像流水一样无边无际。这里的“伯牙”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俞伯牙,他用琴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 岂若齐王竽,仅谐东里鄙:难道像齐王那样吹竽只能讨好一些庸俗的人吗?这里的“齐王竽”指的是古代齐国国王吹奏的竽乐,而“东里鄙”则是指平庸之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音乐和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音乐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中的“松泉”、“丝桐”、“风”、“溪”等意象,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