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古豪杰,在众不自异。
平昔乡曲间,随时以轩轾。
聚书千馀卷,将遗子孙计。
酝酒百馀石,将虞宾客至。
甚慕鲁仲连,于人无所媚。
辟书下台省,逾垣而趋避。
遂隐清平山,居然事高致。
地邻万松岭,日夕闻鹤唳。
朝论美其风,锡以清逸谥。
煌煌杨宣慰,深情托姻契。
岂期七十年,遽弃人间世。
遂使倜傥怀,消尽虹蜺气。
高坟蔓宿莽,宁不为长喟?
子常仕今朝,宗庙瑚琏器。
自唐谱系存,簪缨旧门地。
贤哉郭有道,毋忝蔡邕志。

【译文】

处士是古代豪杰,在众人中不显得特殊。

平素邻里乡曲之间,随时以轩轾来区分地位高下。

藏书千馀卷,打算将遗书留给子孙。

酿造酒百余石,打算招待宾客到来。

非常仰慕鲁仲连,对人没有谄媚之心。

被罢职离开朝廷后,越过宫墙急忙逃避。

于是隐居清平山,居然追求高尚的志趣。

地邻万松岭,早晚听到鹤鸣之声。

朝议称赞他的风操,赐给他一个清逸的谥号。

辉煌显赫的宣慰使,深情厚意寄托在姻契上。

哪里想到七十年过去,他突然抛弃了人间世界。

使他耿直刚正的品质,完全消失掉虹霓般的气势。

墓地周围长满野草,难道不能引起深深的叹息?

子常还在朝廷任职,宗庙中他是宝贵的人才。

自从唐朝的谱牒记载下来,他簪缨世家世代相传。

贤良的人啊郭有道,不要辱没蔡邕的志向。

【赏析】

《过清逸处士卢公墓》,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这首诗通过对卢公生前事迹的描写,表现了其人格之美、精神之洁。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沉郁顿挫,结构浑然天成,是一首成功的抒情小品。

首联写卢公在众中与常人无异,不自显耀。

颔联写卢公平时与乡曲邻里关系密切,随时以礼义来区别尊卑贵贱。

颈联写卢公家藏典籍数千卷,准备将遗书留给子孙;家中储酒百馀石,预备招待远来的宾客。

末联用鲁仲连典故,赞扬卢公为人正直,不媚于世。

尾联用唐时杨敬之(杨炎)和卢公交往的故事来赞颂卢公的高尚品格:敬之曾辟书下台省,越垣而避,卢公也如此。卢公遂隐居清平山,过着恬淡的生活。卢公去世后,朝廷赠“清逸”二字给他的谥号以示纪念,并传诵至今。

这首诗前六句写卢公的品德、学识,中间四句写卢公的交游,最后四句写卢公的身后名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诗中多用典实,如“辟书下台省”、“逾垣而趋避”,都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