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王启明。隐居万山中,日夕有佳色。时于岩上石,蒸起云气白。
桑麻郁相望,鸡犬识巷陌。中林芳草地,不有车马辙。
为与城市远,似觉嚣尘绝。原田既膏腴,且是宜稼穑。
溪流既清驶,且是利舟楫。耕渔鄙夫事,富贵要不得。
但见桃花开,不知何岁月?寄谢丹青人,吾将安蹇劣。
【诗句释义】
处州王启明:作者自号处州王启明。
隐居万山中,日夕有佳色:隐居在万山之中,早晚看到美丽的景色。
时于岩上石,蒸起云气白:有时站在岩石上的石头上,能看见白色的云气。
桑麻郁相望,鸡犬识巷陌:茂盛的桑树和麻田相互望去,鸡鸣犬吠都能分辨出是哪里的小巷子。
中林芳草地,不有车马辙:中间的林地中开满了花,看不到有车马走过的痕迹。
为与城市远,似觉嚣尘绝:因为与城市相隔很远,似乎感觉喧嚣尘世都断绝了。
原田既膏腴,且是宜稼穑:原本的田地已经非常肥沃,适合耕种。
溪流既清驶,且是利舟楫:清澈的河流有利于航行。
耕渔鄙夫事,富贵要不得:农耕和捕鱼是普通人的事情,富贵不可求得。
但见桃花开,不知何岁月:只看到桃花开放,却不知道是多久后的事了。
寄谢丹青人,吾将安蹇劣:感谢画工把这件事描绘下来,我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呢?
【译文】
隐居在万山之间,早晚看到美丽的景色。有时站在岩石上的石头上,能看见白色的云气。茂盛的桑树和麻田相互望去,鸡鸣犬吠都能分辨出是哪里的小巷子。中间的林地中开满了花,看不到有车马走过的痕迹。因为与城市相隔很远,似乎感觉喧嚣尘世都断绝了。原本的田地已经非常肥沃,适合耕种。清澈的河流有利于航行。农耕和捕鱼是普通人的事情,富贵不可求得。只看到桃花开放,却不知道是多久后的事了。感谢画工把这件事描绘下来,我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呢?
【赏析】
此诗以“隐居”为题,描写了作者隐居万山中的田园生活及其内心世界。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第一部分(首二句):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自然景观。这里,“处州”指的是浙江省丽水市处州区;“隐居万山中”,表明诗人选择的是远离城市的静谧之地;“日夕有佳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环境。在这里,“蒸起云气白”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桑麻郁相望,鸡犬识巷陌”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不有车马辙”则暗示了诗人与世俗世界的疏离之感。
第三部分(六句):抒发诗人的感慨。在这里,“为与城市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愿望;“似觉嚣尘绝”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的疏离之感;“原田既膏腴,且是宜稼穑”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珍视之情;“溪流既清驶,且是利舟楫”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依赖之情。
第四部分(八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在这里,“耕渔鄙夫事,富贵要不得”揭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无望;“但见桃花开,不知何岁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之情;“寄谢丹青人,吾将安蹇劣”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自嘲。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