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雨昼廉纤,炉烟不隔帘。
燕泥侵玉麈,蛛网挂牙签。
夜枕花频妒,春衫酒半淹。
绿窗人散后,明镜摘风髯。
注释:
昼雨绵绵细密,炉烟不隔断帘。
燕子的泥污沾染了玉麈(zhú),蜘蛛结在网上挂在书签(bī)。
夜枕被花儿频频打扰,春衫被酒液半淹。
绿窗人散之后,摘下明镜摘去风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朋友张习之的。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夜晚,朋友张习之在绿竹窗前读书、饮酒的温馨画面。全诗用词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深情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膏雨昼廉纤,炉烟不隔帘。
燕泥侵玉麈,蛛网挂牙签。
夜枕花频妒,春衫酒半淹。
绿窗人散后,明镜摘风髯。
注释:
昼雨绵绵细密,炉烟不隔断帘。
燕子的泥污沾染了玉麈(zhú),蜘蛛结在网上挂在书签(bī)。
夜枕被花儿频频打扰,春衫被酒液半淹。
绿窗人散之后,摘下明镜摘去风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朋友张习之的。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夜晚,朋友张习之在绿竹窗前读书、饮酒的温馨画面。全诗用词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深情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注释】 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42年至756年。 林甫:李林甫,唐朝大臣、政治家。官朝日:官居宰相之职。 韩休:唐朝大臣、诗人。罢相时:辞官离职之时。 新台:指新筑的宫室。纳妇:娶妻。 兴庆:唐朝宫殿名。生儿:生下皇子。 玉栅:用玉制的栅栏。笼:关养。 金盘:盛食物之盘。进荔枝:进献水果。 内前:皇宫前庭。车马棘:宫中种植的棘树。无地避诸姨:无处可躲避各位公主。 【赏析】 这首《天宝词》
采莲曲 明月满大堤,荡舟湖水西。 桨牙鸣浪碎,船尾拂花低。 绿鬟湿香雾,红袖罥芳泥。 采莲不得藕,空妒鸳鸯栖。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采莲女子在月下湖中的情景。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人与自然景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1. 明月满大堤,荡舟湖水西。 - 明月:明亮的月光洒在湖面上,增添了夜晚的美丽。 - 满大堤:意味着湖边的道路或者堤坝都被月光照亮,显得格外明亮。
虎丘寺 虎丘,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西北部,因风景秀丽、历史遗迹众多而闻名。虎丘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虎丘游览时所作。 四野天垂幔:四野是指四周的田野,天上有帷幕般的云彩。垂幔意味着云彩如同帷幔一样垂落下来,覆盖在天空中。这一句描绘了虎丘周边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孤峰地涌金:孤峰是指在虎丘上独自耸立的山峰
《妾薄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逐句释义: - 少长深闺里:描述的是少女时期,长期生活在闺房中,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生活状态。 - 面不识风吹:意味着少女对外界的自然风和日丽一无所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 自为薄情妇:这里的“薄情”指情感淡漠或不专一,表明少女对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感到无奈。 - 懒涂红玉脂:形容少女对化妆、打扮不感兴趣,不愿意去追求外在的华丽。 -
【注释】 江南羽化:指在江南地区羽化成仙。 张天雨:形容雨水像天空一样广阔。 海上神交:指宋仲温与自己如同神仙般高洁的关系。 楷法钟繇:楷书的书法风格接近钟繇的《宣示表》等作品。 草临皇象:草书中临摹的皇象(即《急就章》)等作品。 折钗未坠风前股:比喻书法刚劲有力,如同折断的钗头还未落地前的瞬间。 漏屋先凝雨后痕:比喻书法中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如同下雨时屋顶上留下的水迹一样清晰。 寄语临池诸俊彦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二乔(即大乔和小乔)为主题。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1. 并倚两娇娆:描绘了两位美人并肩而立的美丽画面。"娇娆"一词用来形容这两位女子的美丽动人。 2. 人呼大小乔:提到了人们称呼她们为“大小乔”。这是因为她们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视为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 3. 腕松红玉钏:描述了两位女子手腕上戴着的红色玉手镯。这里的"腕松"意味着手腕上的手镯松垮下垂
这首诗的作者是顾野王,是南朝梁代的诗人。他生活在公元501年到564年之间。这首诗写的是他在梁朝时读书的场景。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昔闻野王宅,今上读书堆。 - 从前听说有位名叫野王的人的家,现在这里变成了书堆。 2. 篁竹最深处,菊花时自开。 - 竹子生长在最隐蔽的地方,菊花也在秋天开放。 3. 天风响钟磬,海气结楼台。 - 风吹动着天空中悬挂的钟磬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的《题井西丹房图》。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井西丹房 - “井”字在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所,“井西”则暗示这个地点在井水的西边。这里的“丹房”是指炼丹的地方,通常与道教有关。 2. 葛井西头更向西 - “葛井”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这个地方位于山的西边。 3. 丹房高与白云齐 - “丹房”在这里指的是炼丹的地方
诗句释义 1 嬉春 - 描述春天的到来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 春来何处恼柔肠 - 春天到来,却让人感到烦恼和不安。 3. 柳下人家绿琐窗 - 描绘了春天里柳树下的人家,窗户上挂着绿色的锁。 4. 画栋歌尘珠簌簌 - 描述了华丽的建筑和歌舞声。 5. 雕盘舞袖翠双双 - 形容舞蹈者穿着翠绿色的衣服,与雕花的盘子相互映衬。 6. 鼓翻芍药雷轰座 - 形容音乐声震天动地,像是打鼓一样响亮。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述了他登临齐政楼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登齐政楼:“登”字表明了诗人的主观行动,“登”字在这里表示登上或到达的意思。“齐政楼”指的是位于济南的一座古建筑,可能是当时的官府或者重要的地方机构。诗人登上这座楼是为了观察或欣赏周围的景象。 2. 层楼拱立夹通衢:“层楼”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房,“拱立”形容楼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映衬的样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简顾明府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展现了他的辛勤劳作与生活状态。 首先看第一句“水国差徭重”,这里的“水国”指代江南地区的水乡,而“差徭”则是指官府的征役。这句诗描述了江南地区由于水网纵横的特点,征役繁重,使得居民的生活负担加重。 第二句“江城庐舍稀”,进一步描绘了江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房屋稀少的情况。这句诗反映了江南地区由于地形原因,房屋建筑密度较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寄中山隐讲师》。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问讯山中隐,中山第几重。” 注释:向隐士询问山中的隐士住在哪里。中山是隐士的别称,第几重表示隐士住在多层的山中。 第二句:“风廊巡夜虎,云钵听经龙。” 注释:夜晚在风声中巡视如同听到了老虎的声音(“虎”字借代),听到云中传来如经书般的诵念(“龙”字在这里指诵经的声音)。 第三句:“流水千溪月,寒岩一树松。” 注释
《大都即事六首》为张宪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都城的观察与感受。以下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 第1首:千步廊前月,朦胧照御街。风檐鸣宝铎,雷板耀金牌。城影平铺地,楼阴半上阶。 - 诗句注释:千步廊前指宽阔的廊道,月色朦胧照亮了整条御街。宝铎是佛教法器,此处借指钟声;雷板可能指宫殿或寺庙中巨大的石碑,金光闪闪,耀人眼目。城影平铺地形容城墙的影子覆盖在地面上,而高楼的影子则只映在台阶上。 - 翻译
立仗马 照夜玉狻猊,霜毛铁凿蹄。 春风金络脑,小雨锦障泥。 御驾驰天上,军封受海西。 日供三品料,缄口不闻嘶。 注释: 1. 照夜玉狻猊:指立仗马的鞍具,夜晚照明用。 2. 霜毛铁凿蹄:指马蹄上的霜冻毛发和铁制蹄子。 3. 春风金络脑:指马笼头上的金色装饰,寓意春天的到来。 4. 小雨锦障泥:指马身上覆盖的锦绣障泥。 5. 御驾驰天上:指皇帝的马车在天空中行驶。 6. 军封受海西
翠黛锁眉山,秾愁无处安。 玉环双凤叫,珠髻九龙盘。 花落梦初断,莺啼春未阑。 檀槽儿女语,昵昵向谁弹? 释义:翠黛般的眉毛如同锁住了眉头,浓重的忧愁无处安放。玉环和双凤的叫声在耳边响起,珍珠髻上盘旋着九龙。花儿凋落,梦境刚刚中断,莺鸟的啼鸣还在继续。檀木制成的乐器上,儿女们的低语声不断传来,这些声音都向谁倾诉呢? 译文:翠色如黛般地勾勒出山间的轮廓,浓郁的忧愁似乎无处安歇。玉环与双凤相互呼应
注释:画扇 画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绘画工具,用木头、竹子或者丝绸等材料制成。在唐代,画扇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许多画家都喜欢在画扇上绘制山水、花鸟等图案。 渴龙饮清江,江水皆倒立: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景象,一条龙在清澈的江水中饮水,而整个江水都倒映在了龙的面前,形成了一种颠倒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得龙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风雨满山来,石楠半身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