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隐南阳,高卧久未起。不肯渡长江,焉能涉漳水。
炎炎火绝卯金刀,巍巍土王当涂高。种瓜儿子不力战,织履郎君无地逃。
伏龙一起捍坤轴,雄据西南成鼎足。十年汗血战玄黄,五出王师争九六。
万人之敌两熊虎,百战辛勤事行伍。河南河北谩称雄,不得袁曹一丸土。
伏龙才起帝业新,千古君臣鱼水亲。遂使真龙全羽翼,风云成就二将军。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它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诗中描述了伏龙隐南阳,不肯渡长江,焉能涉漳水。炎炎火绝卯金刀,巍巍土王当涂高。种瓜儿子不力战,织履郎君无地逃。伏龙一起捍坤轴,雄据西南成鼎足。十年汗血战玄黄,五出王师争九六。万人之敌两熊虎,百战辛勤事行伍。河南河北谩称雄,不得袁曹一丸土。伏龙才起帝业新,千古君臣鱼水亲。遂使真龙全羽翼,风云成就二将军。
注释:
- 伏龙:指诸葛亮。
- 南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陽市。
- 渡长江、涉漳水:指诸葛亮不愿意离开南阳,不愿意去南方发展。
- 炎炎火绝卯金刀:形容诸葛亮的才能如同烈火一般炽热,他的才能就像锋利的刀刃一样。
- 巍巍土王当涂高:形容诸葛亮的地位崇高,就像土王一样高高在上。
- 种瓜儿子不力战:比喻那些不能战斗的人就像是种瓜的孩子,没有能力抵抗敌人。
- 织履郎君无地逃:比喻那些没有能力抵抗敌人的人就像是织履的工人,无处可逃。
- 伏龙一起捍坤轴:指诸葛亮开始捍卫国家的权力。
- 雄据西南成鼎足:表示诸葛亮在西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十年汗血战玄黄:形容诸葛亮为了国家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努力。
- 五出王师争九六:指诸葛亮五次出征魏国,争夺天下。
- 万人之敌两熊虎:形容诸葛亮的勇猛无敌,就像是熊和虎一样强大。
- 百战辛勤事行伍:比喻诸葛亮经历了无数的战斗,辛苦地在战场上服务。
- 河南河北谩称雄:指北方的曹操和南方的孙权都没有能够统一天下。
- 伏龙才起帝业新:指刘备开始建立自己的基业,开创了新的王朝。
- 千古君臣鱼水亲:形容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非常亲密,就像鱼和水一样不可分割。
- 遂使真龙全羽翼:指刘备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帮手,使得他的计划得以成功实施。
- 风云成就二将军:指刘备和诸葛亮共同为天下苍生谋福利,成为了历史上杰出的将军。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在政治、军事上的伟大成就。诗中充满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他无私奉献和英勇无畏精神的敬佩。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正义、忠诚、英勇等优秀品质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