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
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
座中叵信刘将军,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
食原食卓何足嗔。
【解析】
“白门楼”: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古代南京城的北门;“兵合围”,指曹操军对孙权的包围。
【译文】
在白门楼下,曹操的军队已经把孙刘联军团团包围。白门楼上,关羽的猛将威风凛凛、虎视眈眈。戟尖没有刺中他的长尾巴,袍袖上的斑纹也已被剥去。
抓住老虎脑袋,截下他爪子,眼中看着像小猫一样的老虎。猛跳不越过当涂高,血淋淋的嘴巴只能让千里之外草木腥臭。
饲养老虎肉吃不饱肚,饿了的老虎能吃掉人。捆老虎的绳索不能急于解开,宽裕些绳索才能使老虎亲热。座中的人们不可相信将军刘琦,如果不纵虎就食,反而生出贼臣来害汉家王朝。
吃掉董卓何足为恨。
【赏析】
此词以“缚虎”为中心,描写了曹操与关羽对峙的紧张局面,表达了词人对当时形势的判断。全词从正面写,用直笔道尽了曹操之强盛,而关羽之势弱,从而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上片写关羽被曹操所困,威风不再,其威势已大不如前。开头两句,点明地点、时间,写出了战局的变化。接着描绘了曹操军包围白门楼,并派大将曹仁守城,张辽率兵断其后路的场面,形象地勾勒出曹军强大的气势。“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关羽的威武不凡。
下片写关羽被俘后仍不忘昔日的威风,表现出其壮志未酬的英雄本色。“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几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关羽威猛的形象。“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则生动地写出了关羽被俘后威风不再,但雄心仍在的气概。“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几句,既写出了曹操军的实力强大,又写出了关羽威风不再的原因。
“座中叵信刘将军,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这几句,一方面批评了孙权不发兵救援关羽,另一方面则揭露了孙权的用心。“食原食卓何足嗔。”结尾两句,既是总结,又是升华。
这首词以“缚虎”为中心,通过正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对于形势的判断,以及对于英雄人物的评价。作者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赞扬了关羽的英雄气节,同时也指出了孙权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