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笔谁临北苑图,兰亭玉枕最难模。
连峰秀树□□□,□□荒云远欲无。
泊向小孤缘爱石,望从青草别名湖。
□□□□如相借,暂卸南风十幅蒲。
题陈琳摹董源渔乐图
小笔谁临北苑图,兰亭玉枕最难模。
连峰秀树□□□,□□荒云远欲无。
泊向小孤缘爱石,望从青草别名湖。
□□□□如相借,暂卸南风十幅蒲。
【注释】
- 北苑:指北宋的宫廷画院——翰林图画院。
- 兰亭:即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时41位文人雅士聚会饮酒作诗、修书的地方。
- 玉枕:指文房用具中的砚台。
- 连峰秀树:指的是山峦连绵,树木繁茂。
- 荒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形容云彩的辽阔和空旷。
- 小孤:位于长江中游,形似一只孤独的小岛。
- 青草:指岸边的草地。
- □□□:这里应该是“□□□□□□□□”。
- 十幅蒲:指蒲团,一种坐具,用蒲草编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名为“渔乐图”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画面的描述,展示了画家对自然美景的捕捉和表现能力。
首句“小笔谁临北苑图”,诗人以“小笔”指代自己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画作的独特感受。接着,“兰亭玉枕最难模”一句,借用历史上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来比喻这幅画作,表达了对其艺术价值的高度赞扬。这里的“难模”意味着这幅画作的艺术造诣高深,难以模仿,体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
“连峰秀树□□□,□□荒云远欲无”两句继续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山峰、树木和云彩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其中,“□□荒云远欲无”一句更是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作中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泊向小孤缘爱石”则引入了人物元素,诗人将自己与画作中的小孤岛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缘爱石”可以理解为诗人因为喜爱这个小岛而选择在此处停留,也暗示了这幅画作可能与这个小岛有着某种联系。
最后两句“望从青草别名湖”和“□□□□如相借,暂卸南风十幅蒲”则是诗人对画中场景的进一步描绘。其中,“青草别名湖”可以理解为诗人根据画中的情景想象出的另一个景象,即在这片青草地上有一座美丽的湖泊。而“□□□□如相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作中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借鉴,使得整幅画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赞美了画家的才华和创造力。同时,诗人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