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信人间日易斜,携春来问列仙家。
情知后土无双树,迷杀江都是此花。
芍药谩吟红茧粟,璚儿从眄玉兰芽。
一壶能共樊川老,醉写乌丝侧帽纱。

这首诗是苏轼在广陵时所作,以咏花为题,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首句“未信人间日易斜”,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这是多么自然、多么平凡的现象,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次句“携春来问列仙家”,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和仙人的喜爱。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候。诗人带着春天来到了仙境,向仙人询问关于生命的奥秘。

第三句“情知后土无双树”,则是对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芍药的评价。诗人通过对芍药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迷杀江都是此花”,是对芍药的一种夸张描绘。诗人认为,芍药的美丽足以让江都为之倾倒,这种夸张的描绘更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第五句“芍药谩吟红茧粟”,则是对芍药的进一步描述。诗人通过对芍药的观察,发现它的花瓣如同红色的小虫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六句“璚儿从眄玉兰芽”,则是对另一种植物——玉兰花的描述。诗人通过描写玉兰花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一句“一壶能共樊川老,醉写乌丝侧帽纱”,则是诗人对友情的一种表达。诗人与樊川老一同品酒赏花,畅谈人生哲理,饮酒作诗,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种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追求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