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唐虞世,区区虱蚁臣。
露餐乌攫肉,夜渡马知津。
危栈依山尽,微行到水频。
风霜尽蒙犯,庶用答涓尘。

【注释】

夜行润陂:夜晚在润陂小路上行走。润陂,地名。

荡荡唐虞世:指唐尧、虞舜的盛世。唐尧、虞舜是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区区虱蚁臣:形容自己地位卑微像小小的蚂蚁和虱子。区区,微不足道。

露餐乌攫肉:在月光下吃鸟抢来的野味。攫,抓取。

夜渡马知津:晚上过河时,马匹知道渡口的地方。

危栈依山尽:陡峭的栈道一直延伸到山尽处。

微行到水频:悄悄地走到水中。

风霜尽蒙犯:风霜都打在身上。

庶用答涓尘:用来报答微薄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出使回纥途经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润州地处江南,自然风光优美,诗人在此停留期间,曾游览润州周围的山水名胜,写下了这首《夜行润州》的小诗。

首联两句写诗人夜行途中所见所感。“荡荡唐虞世”,以唐尧、虞舜为喻,赞美了当时社会的盛况。“区区虱蚁臣”,说自己虽身处朝廷,却如同渺小的虱子与蚂蚁一般卑微。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无限敬仰之情,又流露出他内心的无奈与悲慨。

颔联两句写诗人夜行时所见景象。“露餐乌攫肉”,描绘了诗人在月色中采摘鸟兽的食物,体现了他与民众同甘共苦、关心民生的高尚品质。“夜渡马知津”,则写出了诗人深夜赶路时的情景,马儿似乎能够感知主人的心思,引领主人安全渡过河流。

颈联两句写诗人夜行时所遇到的险境。“危栈依山尽”,形象地描绘了栈道曲折蜿蜒、直至山脚的壮丽景色。而“微行到水频”,则写出了诗人小心翼翼地穿过水面,以免惊扰水中的鱼儿,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尾联两联写诗人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恩德的感激之情。“风霜尽蒙犯”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艰辛与磨难;“庶用答涓尘”则是说这些风霜雨雪都是上天对他的恩赐。整首诗歌情感丰富,既有对盛世的赞美,又有对个人处境的无奈;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也有对恩德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