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屯聚亦偷生,今日柴扉夜不扃。
却羡此山能领会,时危时泰一般青。

注释:

昔年屯聚亦偷生,今日柴扉夜不扃。

昔日聚集的人也偷偷地活着,如今却不再关闭柴门了。

却羡此山能领会,时危时泰一般青。

我却羡慕这山能领会世事的变迁,无论是时局安稳还是动荡,它都保持着一样的颜色。

赏析:

这是一首咏徐氏竹溪之景的诗。诗人通过对竹溪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

首句“昔年屯聚亦偷生”,诗人回忆了过去的岁月,那些曾经聚集在一起的人也在偷偷地活着,他们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只是苟且偷生。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的无奈和恐惧。

次句“今日柴扉夜不扃”,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现在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躲藏起来,而是选择在夜晚也不关闭柴门,勇敢地面对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三句“却羡此山能领会”,诗人羡慕这座山能够领会世事的变迁,无论时局安稳还是动荡,它都能保持一样的颜色。这句话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以及对未来的坚定和信心。

最后一句“时危时泰一般青”,诗人以竹溪之景作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无论是时局安稳还是动荡,竹子都是一样地青翠,象征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