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潦留泥粪稻畦,石渠分水灌麻池。
醉翁社散忘归路,行过柴门尚不知。
行县书所见
欧阳修描绘灾区景象与民生疾苦
- 周礼恤凶荒,轺车出四方
- 周礼记载:古代周代有“周礼”,其中涉及对灾荒的赈济措施,显示了国家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
- 轺车出:指官员乘坐的轻便马车,用于迅速调动资源和物资,确保救援行动的及时性。
- 土龙朝祀雨,田火夜驱蝗
- 土龙:古代用土制成的象征性龙形物体,用于祈求降雨,象征天意与自然的和谐。
- 田火:夜晚进行的田间活动,旨在通过焚烧来驱除田间害虫和病菌,保护作物安全。
- 木落孤村迥,原高百草黄
- 木落: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着严冬将至,万物准备进入休眠期。
- 百草黄:形容草原或田地中野草在冬季变黄,反映出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变迁。
- 乱鸦鸣古堞,寒雀聚空仓
- 乱鸦:形容乌鸦群飞的景象,常被用来比喻混乱或不安定的情况。
- 寒雀聚空仓:描述了寒冷天气下,鸟儿聚集在空荡荡的仓库中寻找食物,反映了自然生存状态的艰辛。
- 桑野人行饁,鱼陂鸟下梁
- 桑野人行饁:在桑林边进行耕作的人,体现了农事活动的繁忙和季节性劳动的辛勤。
- 鱼陂鸟下梁:描述水边设置的捕鱼设施,以及鱼儿和鸟儿在此栖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生态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灾区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后的景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传达了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生活困境的理解和关心。整体上,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动人,是了解宋代社会风貌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