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仕进亦偶尔,出门入室同一轨。
书声听处千年心,霜月残缸夜如水。
【注释】
- 人生仕进亦偶尔:人生在世上做官,有时是偶然的,不可强求。2. 出门入室同一轨:无论到哪儿,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和法则。3. 书声听处千年心:听到读书声音,就想起千年前的事,感慨万千。4. 霜月残缸夜如水:秋天夜晚,月光清冷,照在残破的瓦缸上,宛如流水一般。5.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读书情景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读书的声音、心情和环境,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人生仕进亦偶尔,出门入室同一轨。
书声听处千年心,霜月残缸夜如水。
【注释】
【释义】:汲古,即汲水。绠:井上的绳子。万古泉:指古人的著述。 【赏析】:诗人在诗中以井上汲水的绳索比喻自己的学问,认为只要自己有一寸之长,就可以汲取千年万代流传下来的知识。诗人说没有人能够和他具有同样的思想,因此只能闲看水中的天。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注释】 臣生涉猎诗书林:我一生读书,涉猎广泛。 鬻熊:指周文王的祖父,因封于鬻(音yù)地而称为鬻熊。 鴳(lù):鸟名。 鸜鹆(yù):即鹦鹉,一种鸟。 长杨:汉代宫殿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反思。开头两句说:“臣生涉猎诗书林,鬻熊已老空遗心。”诗人说自己一生读书,涉猎广泛,但到了晚年就无所作为了。“鬻熊”句,是说他虽然有学问,却没有什么成就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天江边晚渡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柰(nài),榆树;株(zhū),栎树;枫樗(cú),村边的树木;古台,指古老的石台或亭台。 2. 半隐,一半露出水面;溪林,指山间的树林;根,指树根。 3. 短桥细路,形容小桥小路;幽径,指幽静的小道;无人屋,空无一人的屋子;谁乡枌(fén,同“粉”)?,指故乡的炊烟。 4. 远山微云,远处的山和山上的云雾;出木杪(miǎo
绣妇行 回文未动机心忙,幼时学刺双鸳鸯。 渐摹小景作芦雁,稍引初智成麇獐。 几回停线望长晷,年深勾拨入教坊。 宫罗裁就绣御用,伴伍推让尊前行。 一丝欲理三涤手,龙凤密凑云分光。 臂垂枯木挂猿狖,眼注寒水明鹙鸧。 喑喑蜩蝉壳未脱,栉栉蚕腹丝为僵。 晴天日杲等馀事,清夜膏继争毫芒。 鸣机裂下䙀忽解,掴掴一弗声闻廊。 千秋万岁奉圣王,若比倚市真谁强。 注释: 1. 回文:指文字可以倒读的诗
兴胜寺歌 《兴胜寺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兴胜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青齐门,北邙山。累累复累累,何丹能大还。 青齐门:位于今河南洛阳,是古代著名的关口之一,也是通往北邙山的必经之路。 北邙山:位于今河南洛阳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墓地之一,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游玩的地方。 累累:形容山石堆积的样子。 何丹能大还:何丹
【注释】1. 发秋潦:秋季的洪水。2. 东鲁:指兖州一带,今山东省西南地区。3. 及兹:至此。4. 黄河交:黄河两岸相接。5. 南徐:指徐州一带,今江苏省北部地区。6. 行木末:沿河岸而行。7. 高原:指泰山一带的高亢地形,地势高峻的地方。8. 低土:指山间河谷地带,地势低洼的地方。9. 沈:沉没。10. 遏:阻止。11. 夜来:夜间。12. 寒螀(jiáng):一种昆虫名,即寒蝉,俗称知了
【诗句释义】 登凤凰台:登上凤凰台 西风扫建业,六朝倏更代:秋风扫过建业城,六朝如梦幻般消逝 孤凤何年来,高台此留待:我孤独的一只凤凰何时来到,留下这座高台等谁? 唐家日方中,忧昃深感慨:唐朝正当鼎盛之时,忧虑国家的未来深深感慨 宗臣裂肝胆,片语到今在: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痴云起大荒,事业果颠沛:痴心的云在广袤的大地上兴起,国家的事业也因此而动荡不安 遗吟所镌磨
诗句原文: 御柳摆绿春风前,帝策飞龙举玉鞭。 大蒐道合三千年,兽之所同三矢捐,后车载者当谁贤。 译文: 御柳在春风中摇曳着新绿的枝条,皇帝挥舞着御用的玉鞭。我们的军队在大搜寻中,道义与历史相呼应了几千年,那些野兽也在同一时间放下了武器,谁会是那个最值得赞扬的英雄呢? 注释: - 御柳:皇宫里的柳树。 - 摆绿:摆动绿色。 - 飞龙:皇帝的御用之物,此处指玉鞭。 - 帝策:皇帝的命令或策略。
这是一首七言诗,每句七个字,共四十个字。诗句如下: 送落齿行 兔年羊月日加豕,我腭上震落一齿。 剥果已熟无留根,辅车相依何忍弃。 众城不动一城覆,终是风寒恶伤类。 缺穿小窦未渠忧,恐作悬厓缒兵计。 我今行年七十五,汝决辞行知汝意。 平生不饱太官饭,共啜藜羹汝之耻。 言枢难虞损机格,柔弊刚摧成止止。 噬嗑唯宜见日中,过分人生当落几。 落日减齿君勿笑,毁齿如同昔年少。 译文: 《送落齿行》
第一首 林中熊罴似驱群,五只羊羔一放肥。 封狐狡兔不足论,麝香女麋是美珍。 偶得慎勿伤麒麟,莫令神物遭殃损。 注释:在林中,像熊和猪这样的庞然大物被驯服得像一群绵羊一样。五只羊羔刚一放出就会被春天的肥草喂养得很肥壮。至于狡猾的狐狸和兔子,就不值得再多说了。而珍贵的麝香、美丽的女子和麋鹿,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宝物。如果偶然得到了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到麒麟,否则就会让这些神兽受到伤害。 赏析
羔羊同时缝素丝,抑抑有老尊其仪。如何多善臣子国,犹有北门怀仕诗。【注释】羔羊:指卫献公的太子蒯聩。同时缝素丝:指《诗经·邶风·谷风》中的“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羊皮制,五幅一结,象征礼仪的庄严。抑抑:语气委婉。有老:年纪已高。仪:仪表、仪容。如何:哪里。多:数词。善:好。善臣子:善于辅佐的臣子。国:国家。犹:还。北门:卫国的北城门,是卫国的要地。怀仕诗:怀念做官的诗
注释: 1. 临池旧眼被昏遮,玉版摩挲字隔纱:意思是说,我的眼睛因为长时间在水边观照,变得模糊不清了。而手中把玩的那块玉版,上面刻着的字迹仿佛隔着一层纱一样。 2. 忽忆昔年观定本,绝胜枕臼与梅花:意思是说,我突然想起了以前我曾经看过的那本定本(一种古代书法作品),它比枕头和梅花还要好。 赏析: 这首词是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回忆和反思,他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手,对过去的一次经历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描述。
注释: 1. 题露台夜炷图:在露台上点着蜡烛,描绘出一幅夜晚的景象。 2. 赭红清夜露台香:用赭红色描绘出露台上的香气。 3. 月冷铜人正耐霜:月亮冷冰冰地照着铜制的雕像,仿佛它在忍受着寒霜。 4. 心事意知惟密诉:我的心事只有你知道,我只能默默地表达出来。 5. 帝青天语近琅琅:皇帝的话语如同天籁之音,清晰而响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露台上的景象,诗人通过赭红色的描绘和铜人的刻画
注释: 京洛名花:在京城洛阳观赏的名花。 霅钱风景:在湖州安吉县的钱塘江边观赏的风景。 灵株:灵根,即活树,也指活木。 无留:不留下。 却恨图中误折枝:却在画中错把活木当作死木给折断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游览杭州时所见美景及由此引起的联想。诗分三层:前二句写景,点明题旨;后二句写人,抒发感慨。全诗以景起兴,以情结篇,层次清晰,意境优美。 首句开门见山
永固庙 凿凿龙虎死,集灵壮高居。 其阳播江涛,其阴蓄澄湖。 井固不可改,邑亦何尝殊。 但感岁月迁,流入楣间书。 重来二十年,旧碧眼欲枯。 神在不可亵,下山仍踟躕。 注释: 1. 凿凿龙虎死:形容龙和虎已经死去。凿凿,形容清晰可见。龙虎,指龙和虎,这里用来形容永固庙的威猛和神圣。 2. 集灵壮高居:聚集着神灵,显得雄伟高大。集灵,聚集着神灵,这里形容永固庙的神圣和庄严。 3. 其阳播江涛
这首诗是淮安王吴山歌的序章,共分六章。下面是对每一章的逐句释义: 第一章 泽欲流,强用兵。仁者师,无威声。 - 泽欲流: 这里形容洪水泛滥,水流迅速、汹涌。"泽"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江河湖泊等水域。 - 强用兵: 虽然国家正面临水患,但统治者仍决定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里的"兵"指的是军队。 - 仁者师: 强调的是仁义之人作为领导者的重要性。"师"可以解释为领导和指挥。 - 无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