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同时缝素丝,抑抑有老尊其仪。
如何多善臣子国,犹有北门怀仕诗。

羔羊同时缝素丝,抑抑有老尊其仪。如何多善臣子国,犹有北门怀仕诗。【注释】羔羊:指卫献公的太子蒯聩。同时缝素丝:指《诗经·邶风·谷风》中的“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羊皮制,五幅一结,象征礼仪的庄严。抑抑:语气委婉。有老:年纪已高。仪:仪表、仪容。如何:哪里。多:数词。善:好。善臣子:善于辅佐的臣子。国:国家。犹:还。北门:卫国的北城门,是卫国的要地。怀仕诗:怀念做官的诗。这首诗写卫献公对儿子的教育和期望。献公在世时对儿子的教育很严格,希望他长大后能辅佐国家,为人民做好事,做一个贤良的臣子。献公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但并不受献公的教导和影响。所以献公死后,卫国出现了很多不称职的大臣,甚至出现了怀有异心的人,卫献公去世后,卫国的政治局势越来越不稳定,最后被晋国所灭。献公死后,儿子成为国君,但他却忘记了父亲对他的教诲,不再辅佐国家,反而贪图享乐,整天只想着如何享乐。卫国失去了这位良辅,国家也失去了治理,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献公对儿子的期望落空了,他感到非常痛心,写下了这首《谷风》。全诗用比兴手法表现了卫献公的忧思之情,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卫国政治上的腐败和道德沦丧,以及卫国最终走向灭亡的现实。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卫献公对儿子的教育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和政治上的腐败和堕落。诗歌中,献公希望儿子能够像羔羊那样温顺善良,为国家效力,成为贤良的臣子。然而,当献公去世后,儿子却放弃了这些教诲和期望,反而变得贪婪和自私,导致卫国最终灭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道德败坏和政局混乱的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