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奠,西师安。念越栖,稽山完。国既逊,无胥残。泰伯祠,在江干。
过禹穴,碑勿欢。
注释:
- 虎丘奠:在虎丘(今苏州市)设立祭坛。西师:指吴国的军队。安:安定。
- 念越栖,稽山完:想到越国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就感到满意。
- 国既逊,无胥残:国家强大就不会被欺凌,不会遭受残害。
- 泰伯祠:纪念太伯的祠堂,在江干。
- 过禹穴:经过大禹的洞穴。
- 碑勿欢:不要高兴过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吴王出征平定叛乱,安抚民众,安定国家,纪念祖先功绩的诗篇。
首句“虎丘奠”,点明了事件发生地点。“西师安”表达了吴王对平定叛乱后国家安定的欣慰。“念越栖,稽山完”表达了吴王对越国百姓安居乐业的满足。“国既逊,无胥残”表达了吴王对国家强大的自信和对人民不遭残害的期盼。
第二句“泰伯祠,在江干”,描绘了泰伯祠的位置,也暗示了吴王的祭祀活动。“过禹穴,碑勿欢”表达了吴王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纪念。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也有对人民的关心和关怀,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