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云山有草堂,下临池水即沧浪。
草侵古道莓苔滑,花压颓垣薜荔香。
每访所亲皆异物,始惊为客久殊乡。
仲容兄弟贤相映,更为吾宗足感伤。

【解析】

本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客居成都时的感慨之情。全诗共八句,首联点明地点和环境;颔联描写景色并抒发情感;颈联写所到之处景物,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以仲容兄弟比之相映,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流露出对故土、亲人的眷恋。

【答案】

①过族侄:指经过族中侄辈的住处。②云山:山势高耸入云,这里借指家乡的山峦。③草堂:杜甫在成都建有草堂,这是说经过那里。④池水:即沧浪之水,沧浪为地名。⑤莓苔:苔藓。⑥颓垣:倒塌的墙壁。⑦薜荔(pí):香草名。

译文:

东面有座云山,山上有个草屋,下临池塘就是沧浪了。

草丛淹没着古道,莓苔滑溜难走,花压着颓垣散发着香气。

每到拜访亲朋时都是见到新奇的事物,这才惊觉离家已久,异乡生活已久。

仲容兄弟贤能相映衬,更为我家族感到惭愧。

赏析:

此篇作于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冬,当时杜甫流寓成都西郊草堂,与仲容兄弟相别已多年。作者在旅途中路过草堂,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东面云山有草堂,下临池水即沧浪。”点明地点和环境,云山草堂,下临沧浪,写出了草堂周围的山水之美。

颔联“草侵古道莓苔滑,花压颓垣薜荔香。”“草侵”和“花压”描绘出了草堂周围的景象,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每访所亲皆异物,始惊为客久殊乡。”“每访所亲皆异物”,这一句是说每到一处都见到了新的事物,这引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始惊为客久殊乡”是说开始惊讶自己在外漂泊已久,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远离家乡。

尾联“仲容兄弟贤相映,更为吾宗足感伤。”“仲容兄弟”“贤相映”表明了仲容兄弟的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仲容兄弟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更为吾宗足感伤”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