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丽日江山奇,月中更奇人不知。古今画手不能画,高侯能画兼能诗。
风流文采乃如此,笔意所到神莫窥。琉璃宇宙入万象,清寒周匝天四垂。
群鸦已息漙露下,一雁不度行云迟。龙飞凤舞又千里,一起一伏相追随。
潮来不见江吸海,但见夜壑寂寂舟无遗。废宫隐约认孤塔,长竿高下标丛祠。
俯观下界万屋如鳞次,其间醉梦觉者谁。金城树老岁月往,昆明劫尽天地移。
匆匆吴越已陈迹,丹青先写兴亡悲。虞山禹穴会稽路,苍苍凉凉隔烟雾。
平生惯向图中游,老我卧游无胜具。昏花疑是雪欲晴,剡溪直在无山处。
何人说与李将军,太清岂必微云□。毫端巽巽肯一扫,清光应更馀几分。
天然人境两相值,楼头白也思不群。胸中云梦可八九,呼吸沆瀣归雄文。
虎头着我坐岩壑,书窗半席一诣君。舟中不须觅谢尚,诗成三诵君尝闻。
题高尚书夜山图
【译文】人们都知道那明亮的日出和江山的奇景,但月宫中还有更加奇异的景色人们却不知道。古今画手都不能画出,只有高侯能画出兼会写诗的高妙之作。
高超的风流文采就是这样,笔意所到的地方神妙得无法窥视。琉璃宇宙中万物都入画,清寒环绕四周天四垂。
群鸦已经息落露水下,一只雁不能飞过云层迟。龙腾凤舞又是千里,一起一伏相互追随。
潮水来时看不见江吸海,只能见夜壑寂静舟无遗。废宫隐约可以看到孤独的塔,长竿高下标定丛祠。
俯观下界万屋鳞次栉比,其中醉梦醒来的是谁?金城树老岁月流逝,昆明劫尽天地移。
匆匆吴越已成陈迹,先写兴亡悲情。虞山禹穴会稽路,苍苍凉凉隔着烟雾。
平生惯向图中游,年老我闲无胜具。昏花疑是雪欲晴,剡溪直在无山处。
何人说与李将军,太清岂必微云□。毫端巽巽肯一扫,清光应更馀几分。
天然人境两相值,楼头白也思不群。胸中云梦可八九,呼吸沆瀣归雄文。
虎头着我坐岩壑,书窗半席一诣君。舟中不须觅谢尚,诗成三诵君尝闻。
【注释】
丽:明亮。
月中更奇人不知:月亮中还有更加奇妙的景象人还不知道。
琉璃宇宙:琉璃世界。指夜空中的星星。
清寒周匝天四垂:清寒环绕天空四面垂下。
漙露: 露水。
龙腾凤舞:龙飞翔凤起舞。形容气势非凡。又指书法或绘画中的龙凤飞舞之态。
行云:飘动的白云。
吸:通“歙”,收敛。
废宫:被废弃了的宫殿。
清冷:清凉冷静。
太清:即清道。指清虚的道。
微云:轻细的云雾。
毫端:笔尖。引申为文章、文字的意思。
清光:清新的光芒。引申为文章的文采光芒。
云梦:古称洞庭湖一带地区。这里泛指洞庭湖一带。
沆瀣:甘美的露水。这里指仙露。
虎头:指唐代画家吴道子。他的画笔力遒健,风格豪放,有如猛虎下山。
书窗半席:指在书案上读书写字。
谢尚:晋朝诗人,字大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曾任东晋司徒左长史,以文学著称。后因事获罪而被免职回家。
【赏析】
《题高尚书夜山图》,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通过对高尚书夜山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之情。
首联“人知丽日江山奇,月中更奇人不知。”诗人开篇就点明了主题,指出人们只知道白天的美景,而对夜晚的美景却知之甚少。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夜晚风光的独特发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古今画手不能画,高侯能画兼能诗。”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他发现的重要性,认为古今画手都无法画出夜晚的美景,而高侯却能够画出并且还能写诗赞美它。这一联既表达了他对高侯技艺的赞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水的自豪感。
颈联“风流文采乃如此,笔意所到神莫窥。”“风流文采”既指自然景物的美好,也暗指高侯的画笔才气;“笔意所到”则表明其绘画技艺高超,达到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这既表达了对高侯技艺的赞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尾联“潮来不见江吸海,但见夜壑寂寂舟无遗。”诗人以潮来潮去、江海吞吐的自然现象,衬托出夜山图的意境之美;又通过舟船在夜色中穿行的描写,表现出了夜山图的神奇魅力。这既表达了对夜山图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高侯的绘画技艺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