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堞何年有,飞甍压上头。
鼓鼙分大幕,香火望灵湫。
曲岸舟如失,遥沙树欲浮。
登临且吾土,未敢恨淹留。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议论。“遗堞”意为残破的城垣,“飞甍”指高耸的楼阁;“鼓鼙”是古代军中用鼓和战号指挥进退、攻守的器具;“灵湫”是山间泉水;“曲岸舟如失”是说岸边的小船仿佛失去了方向,“遥沙树欲浮”,远处的沙洲好像要被大浪吞灭。这两句诗写诗人站在楼上远眺,看到残破的城墙,高耸的楼阁在风中飘摇,而那遥远的沙洲仿佛随时会被大浪吞没,不禁为国难深伤,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登临且吾土”是说登上这个城楼,只能看到自己的土地了。“未敢恨淹留”是说没有理由去埋怨滞留在这里。

【答案】

这首诗是作者登月楼所写,抒发了作者的忧国之情。

明月楼

(其一)

遗堞何年有,飞甍压上头。

鼓鼙分大幕,香火望灵湫。

曲岸舟如失,遥沙树欲浮。

登临且吾土,未敢恨淹留。

译文:

我登临这座楼已经多年,但残破的城垣还依然存在。

高楼大厦耸立在城头,犹如巨人一般威武高大。

鼓声震天响,战旗飘扬,旌旗招展,军阵排列整齐。

香烟缭绕,祈求神灵保佑,盼望洪水早日退尽。

江岸弯曲,小舟失去航向,仿佛要被洪水冲走。

远远的沙洲好像要被大浪吞没,近处树木摇曳不定。

登临此地只能看到自己的故土,没有理由去责怪停留在此。

赏析:《明月楼》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状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题中的“明月楼”即“明月楼”诗中的明月楼。从题目看,这是登临之作。诗人由月色想到楼名,再由楼名想到明月。“遗堞”、“飞甍”都是建筑,而以“遗堞”起兴,可见登临者心情之激动。

首联写景,交代了诗人登临明月楼的时间与所见景物。诗人登临明月楼已有多年,残破的城垣还依然存在。高楼大厦耸立在城头上,如同威武的巨人。颔联写楼内所见,“鼓鼙分大幕”,“鼓鼙”是战鼓和军号,“分”是分开之意。鼓声震天响,战旗飘扬,旌旗招展,军阵排列整齐。“香火望灵湫”,是说香烟缭绕,祈求神灵保佑,盼望洪水早日退尽。这两句描写了战争场面。颈联写楼外所见,江岸弯曲,小舟失去航向,仿佛要被洪水冲走。远远的沙洲好像要被大浪吞没,近处树木摇曳不定。这几句描绘的是一幅水乡风光图,也是诗人所见景色的概括。尾联写登临此地只能看到自己的故土,没有理由去责怪停留在此。

这首诗是作者登月楼所写,抒发了作者的忧国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