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至东南尽,城孤邑屡迁。
行山云作路,累石海为田。
蜃炭村村白,棕林树树圆。
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

诗句如下:

初至宁海二首

地至东南尽,城孤邑屡迁。

翻译为:

我初次来到宁海,看到了这里的大地延伸到东南的尽头,城中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城墙和几座古老的建筑,它们经历了多次的迁移。

行山云作路,累石海为田。

注释: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仿佛走在了一片连绵的山路上,那些云朵就像是铺在路上的小路。而在海边,我用石头堆砌成了田地,种植着各种农作物。

蜃炭村村白,棕林树树圆。

注释:

每个村子都飘浮着白色的蜃气(一种自然现象),而树林中的树木也长得圆圆的,像是被包裹在了一个圆形的小球里。

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宁海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诗人站在山顶上,眺望着远方的山脉和大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同时,他也在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渺小和局限。最后一句“何处有神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