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潮出远浦,日莫北风平。
高亭不可望,遥遥笳鼓声。
月明寒雁下,江空夕烟生。
非关川途念,沈忧坐自盈。

《龙湾夜泊》

乘潮出远浦,日莫北风平。

高亭不可望,遥遥笳鼓声。

月明寒雁下,江空夕烟生。

非关川途念,沈忧坐自盈。

注释:在涨潮的夜晚,离开远处的水边,天已黑了,北风很平静。

高高的亭子,望不到顶,远远传来战马的号角声和战鼓声。

月光明亮,寒冷的秋雁从天空飞过;江面空旷,傍晚的云烟升腾。

这并非因为思念家乡而忧愁,只是由于自己沉郁忧伤,所以总是感到烦恼不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夜行途中,乘舟经过龙湾时写的。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首二句写夜泊时所见之江岸夜景;三、四句写江中之情景及作者的感受;后两句写舟中之情思。

“乘潮出远浦”点明夜宿龙湾的起因,即乘舟夜航。“日莫北风平”,点明时间,说明夜行已久,天已黑了,北风也平静了。“乘潮”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即乘船而行。诗人以“乘潮”二字,点明此夜泊舟是在潮水上涨时,既写出了江边景色的壮美,也写出了夜行之艰难。“日莫”是天色将晚的意思,“北风平”则表明天气已经转凉。这里用一个“平”字,把江边的静谧与夜色的宁静都写尽了。“日莫北风平”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夜泊的时间、气候以及环境,而且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

“高亭不可望”,意思是说眼前所见的高亭,无法看见它的顶端,只能看到其轮廓。“不可望”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视线受到阻碍,不能看得更远;二是表示作者的心境,由于心事重重,无法放眼远望。“遥遥笳鼓声”,意思是说听到远处传来的军乐声。笳鼓之音,本属军中之事,但在此处,却成了引起诗人遐想的原因。“可望”两字,既指高亭之顶难以窥见,又暗示了作者的心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远方的战争。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事的担忧。“遥”字和“不可望”的意味相近,都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月明寒雁下”,意思是说明亮的月光下,孤雁向远方飞去。“明月”二字,既照应了前文的“日莫”,又渲染了整个夜行的氛围。“寒雁下”三字,不仅描绘了景象,还烘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孤独。这一句虽然写了自然景物,但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这一自然景象来抒发作者的内心感情。

“江空夕烟生”。意思是说江水空荡荡地映照着夕阳的余晖,升起的袅袅烟雾弥漫在空中。“夕烟生”中的“生”字,既表现了夕阳西下,暮色沉沉的景象,又表现了江面空寂无人的意境。“非关川途念”五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解释,又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所在。“非关”,就是不关的意思,表示不是作者所忧虑的事情。“川途念”指路途遥远和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这五字既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忧虑,也表达了他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沉忧”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忧郁之情,又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这五字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也表达了他内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之词:“沈忧坐自盈。”意思是说由于沉痛的忧虑而感到内心充满了烦恼和不安。“沈忧”,即沉痛的忧虑,形容作者内心深深地担忧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坐自盈”,意为由于内心的忧虑而感到非常不安。这五字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忧虑,又表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关心。整首诗通过对龙湾夜泊时的所见所闻进行描写和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