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山诚复佳,逸人不可逢。
何言一笑顷,得此苍髯翁。
今晨过其庐,碧苔灭行踪。
坐我松竹间,野蔌罗甘丰。
初无惊世谈,颇多旷士风。
念昔去岩壑,辍耕白云中。
白云故无恙,我乃羞樊笼。
只应山林癖,未易药石攻。
高期出邂逅,意气将无同。
十年旧泉石,忽忽蟠吾胸。
起视白日低,归禽乱西东。
拔地森四壁,搀天唯一峰。
复闻麻谷幽,近与金盖通。
山态方屡改,泉源殊未穷。
湫然一区内,嗟我何憧憧。

【注释】:

逸山,指隐逸之山。过姚紫英,姚紫英的别墅位于逸山中。苍髯翁,指隐居山林的老头。今晨,今天早上。碧苔,指绿色的苔藓。坐我松竹间,坐在我的松树竹子之间。野蔌,指野菜、野味。甘丰,美味丰盛。初无惊世谈,最初没有令人震惊的言论。颇多旷士风,有很多闲散之士的风格。念昔去岩壑,回忆起过去离开山岩和沟壑。辍耕白云中,停止耕作在白云之中。白云故,指白云山。无恙,没有受伤。只应,只是。山林癖,对山林的喜爱。未易药石攻,不容易用药石治疗。高期出邂逅,意气将无同。十年旧泉石,忽忽蟠吾胸。起视白日低,归禽乱西东。拔地森四壁,搀天唯一峰。复闻麻谷幽,近与金盖通。山态方屡改,泉源殊未穷。湫然一区内,嗟我何憧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游历逸山时作。诗以记事为主,写诗人游览逸山姚紫英别墅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隐士的仰慕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厌倦的心情。

开头两句“逸山诚复佳,逸人不可逢”,直接点出主题,即赞美逸山的美景。接着写自己偶然来到此地,遇见一位隐士,感慨地说:“何言一笑顷,得此苍髯翁。”意思是说,他没想到能在此见到这位苍须老人。这里用了拟人手法,把“苍髯”比作老人的胡须。“今晨过其庐,碧苔灭行踪”,写诗人经过这位隐士家的时候,看到院子里长满青苔,说明已经很久没人来往过了。接着写隐士的居室环境:“坐我松竹间,野蔌罗甘丰。”意思是说,隐士让我坐在松竹丛中,吃着各种野菜非常甘甜。这两句写出了隐士家的清幽环境以及食物的美味。

中间六句主要写隐士的人品与生活:“初无惊世谈,颇多旷士风”。意思是说,他的谈吐不让人惊讶,很有闲散之士的特点。接着写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念昔去岩壑,辍耕白云中。”意思是说,他以前离开山岩和山谷去白云之中隐居。“白云故无恙,我乃羞樊笼。”“白云”比喻隐士,意为隐居的人很自在,无忧无虑。“我乃羞樊笼”,表示自己惭愧被官宦束缚。

接下来写隐士的性格特点:“只应山林癖,未易药石攻。”意思是说,他只是喜欢隐居,而不容易用外界的名利来诱惑他。最后两句:“高期出邂逅,意气将无同。”意思是说,他志向远大,意气相投的朋友不会很多。“十年旧泉石,忽忽蟠吾胸。”意思是说,我已经在泉水石头上徘徊了很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起视白日低,归禽乱西东。”意思是说,太阳快要落山了,鸟儿也飞得乱七八糟。“拔地森四壁,搀天唯一峰。”意思是说,四周的山峰拔地而起,唯独最高一座像天一样高。“复闻麻谷幽,近与金盖通。”意思是说,又听到麻谷幽静深邃,它接近金顶。“山态方屡改,泉源殊未穷。”意思是说,山的形状不断改变,泉水源头却始终没有穷尽。“湫然一区内,嗟我何憧憧。”意思是说,在这小小的一片区域内,我感到多么迷茫不安啊!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游览逸山姚紫英别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隐士的仰慕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厌倦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