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秀出鄱江曲,上有立石如立玉。
尚书履声忽已远,隐者新居在盘谷。
花开鸟鸣春昼永,白云重重养乔木。
夫君亦复称其家,有书能藏且能读。
露钞雪纂久愈富,何啻邺侯三万轴。
山灵翕霍谨呵护,夜半虹光发深屋。
引泉天井助芳润,大胜吴侬饮山渌。
我欲从之不可到,细字长书俄满幅。
毫分缕析极根柢,大义森然见条目。
鄙人愧莫知所对,叩请安得留更仆。
颇闻石洞閟遗音,龙门馀韵须君续。
临风倾咏寄绸缪,衰朽终期挹膏馥。
【注释】
- 题李氏白石山房:题写于李氏白石山房的诗。李氏:人名。
- 名山秀出鄱江曲:有名的山,秀丽地位于鄱阳江弯曲的地方,即江西南昌市西南的星子县一带。
- 尚书履声忽已远:尚书,指唐代李华(字汉材),曾官太子少傅、吏部侍郎等,因直言敢谏,被贬谪为岳州司马,后迁庐州刺史。
- 隐者新居在盘谷:隐者,指李华。盘谷,地名。在今江西德安县南。
- 花开鸟鸣春昼永:花开鸟语,春天里白天长了。
- 白云重重养乔木:白云层层堆积,养育着高大的树木。
- 夫君亦复称其家:你的丈夫也称赞你家。称:称赞。
- 有书能藏且能读:有书籍,可以藏起来,也可以读出来。
- 露钞雪纂久愈富:用露水润湿抄写的纸,用雪来整理,使文字更加丰富。钞:抄写。雪纂:指用雪来擦拭书写过的纸。
- 何啻邺侯三万轴:岂止是邺侯收藏的三万卷图书那么多呢!邺侯:指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卫恒,字休源,范阳人,曾任中书令,封安阳亭侯。
- 山灵翕霍谨呵护:山上的自然神灵,谨慎地保护和守护着它。翕霍:保护;呵护。
- 夜半虹光发深屋:深夜中天空出现一道彩虹,从深宅大屋中射出。
- 引泉天井助芳润:引来泉水,在天井里帮助花朵更加芳香。
- 大胜吴侬饮山渌:胜过吴地的水乡人饮用山泉水那样清甜。吴侬:指吴地人。
- 我欲从之不可到:我想跟着去,却无法到达那里。
- 细字长书俄满幅:细细地书写,慢慢地书写,很快就写满了一整面纸。
- 毫分缕析极根柢:毫厘不差,细致分析,深入探讨。毫分缕析:指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毫厘不差,细致入微。
- 大义森然见条目:大道理十分鲜明,条理十分清晰。
- 鄙人愧莫知所对:我惭愧,不知如何回答。
- 叩请安得留更仆:请问您能否允许我再写一些什么?叩请:请。安得:哪里能。更仆:形容接连不断。
- 颇闻石洞閟遗音:听说石洞中保存着古代的乐曲。閟(bì):封闭的意思。
- 龙门余韵须君续:好像龙门寺的余韵还需要你继续下去。龙门余韵:指古代诗人杜甫所作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人们常以”龙门余韵”来形容杰出的诗文作品,或比喻前人留下的好文章,后人还要继续发扬。
- 临风倾咏寄绸缪:面对着风景,吟咏着,寄托着我对你的思念。
- 衰朽终期挹膏馥:衰老不堪,最终能够汲取那芬芳的香气。颓:衰老。
【赏析】
此为五言律诗一首。首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名山”二句点明地点,“上有立石”四句描写了山石的雄奇秀丽,表现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夫君”四句写李华的学问渊博,“有书”两句写他勤于读书,“露钞雪纂”两句写他勤奋抄书,“何啻”二句写藏书之多,“山灵”二句写他受到山灵的保护,“夜半”二句写他在书房中孜孜以求。末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李华在友人李氏白石山房作客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白石山房周围美丽的景色,赞美了主人李华的博学多才和高尚品德,并以此抒发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