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鹧鸪生炎方,有耳未尝闻北翔。
鹧鸪鹧鸪何形色,北人见之应不识。
前朝鼓吹名鹧鸪,上稽下考不见书。
而今歌舞闻见熟,试为后生陈厥初。
东京有台高百尺,北望惊吁半天赤。
塞垣关楗夜不扃,河南河北无坚壁。
鹧鸪飞入酸枣门,青衣行酒都民泣。
长淮东注连海潮,终南山气参青霄。
大田多稼际沙漠,幽州宫阙何嶕峣。
金天洪覆需云润,内自封畿外方镇。
霜叶烟花秋复春,妙选细腰踏绣茵。
优丝伶竹弹吹阕,主人起舞娱嘉宾。
玉带右佩朱丝绳,牌如方响县金银。
低头俯身卷左膝,通袖臂摇前拜毕。
露台画鼓灵鼍鸣,长管如臂喷宫声。
初如秋天横一鹗,次如沙汀雁将落。
红袖分行齐拍手,婆娑又似风中柳。
鹧鸪有节四换头,每一换时常少休。
次四本是契丹体,前襟倏闪靴尖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鹧鸪:鹧鸪是一种鸟类,生活在南方,北方很少有它的踪影。
  2. 生炎方,有耳未尝闻北翔:鹧鸪生长在炎热的地方,虽然它长有翅膀,却未曾飞到寒冷的北方飞翔过。
  3. 何形色,北人见之应不识:鹧鸪的外形和颜色,对于居住在北方的人来说,可能都是陌生的,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见到它。
  4. 前朝鼓吹名鹧鸪,上稽下考不见书:鹧鸪的名字来源于前朝的一种音乐形式,但在历史文献中,很难找到关于鹧鸪的具体描述或记载。
  5. 而今歌舞闻见熟,试为后生陈厥初:现在,人们通过歌舞等方式熟悉了鹧鸪,甚至有人尝试去研究它的起源。
  6. 东京有台高百尺,北望惊吁半天赤:在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有一个高达百尺的楼台,从那里向北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天际被染成了红色。
  7. 塞垣关楗夜不扃,河南河北无坚壁:边塞的城墙坚固而稳固,夜间也不会轻易关闭,河南河北之间没有坚固的壁垒。
  8. 鹧鸪飞入酸枣门,青衣行酒都民泣:一只鹧鸪飞入了酸枣门,这里的人们开始哭泣。
  9. 长淮东注连海潮,终南山气参青霄:长江向东流入大海,终南山上的气息仿佛直通云霄。
  10. 大田多稼际沙漠,幽州宫阙何嶕峣:广阔的田野中庄稼茂盛,而在幽州的宫殿却显得高耸入云。
  11. 金天洪覆需云润,内自封畿外方镇:金色的天空笼罩着大地,需要云彩来滋润。内部是封闭的京城,而外面则是各个藩镇。
  12. 霜叶烟花秋复春,妙选细腰踏绣茵:秋天的叶子和花朵飘落,春天的花朵又盛开。宫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踏着绣花的地毯。
  13. 优丝伶竹弹吹阕,主人起舞娱嘉宾:优美的音乐响起,乐师们演奏着曲子,主人起舞,以此来娱乐宾客。
  14. 玉带右佩朱丝绳,牌如方响县金银:主人的服饰华丽,腰间挂着玉带,手中握着红色的丝绳,牌子上镶嵌着金银等贵重物品。
  15. 低头俯身卷左膝,通袖臂摇前拜毕:主人低头俯身,卷起左膝,向前行礼。
  16. 露台画鼓灵鼍鸣,长管如臂喷宫声:露天的舞台上挂着画鼓,鼍龙的叫声回荡在空中,长长的笛子发出的声音像是手臂挥动一般。
  17. 初如秋天横一鹗,次如沙汀雁将落:最初听起来像秋天里横飞的大雁,随后又像是沙洲上的雁群快要降落的样子。
  18. 红袖分行齐拍手,婆娑又似风中柳:女子们穿着红色的袖子,整齐地排成一行,同时拍着手,她们的动作轻盈而又像是风中的柳树摇摆不定。
  19. 鹧鸪有节四换头,每一换时常少休:鹧鸪的叫声有规律地变化着音节,每个音节之间都会暂停片刻。
  20. 次四本是契丹体,前襟倏闪靴尖踢:这四种音调模仿的是契丹人的口音,有时急促有时平稳,就像是靴尖踢击地面时产生的节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