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巢父,竹溪流。竹溪之水可饮牛,胡为去干肉食谋。
孔巢父,盍归来?河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孔巢父,不归去。
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
孔巢父
竹溪流,竹溪之水可饮牛,胡为去干肉食谋。
孔巢父,盍归来?河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孔巢父,不归去。
译文:
孔巢父,你住在竹林边。竹溪的流水可以供牛饮用,你为什么要去谋取干肉呢?
孔巢父,你为何不去回家?河北的老虎已经死去,河中的老虎还在威风。孔巢父,你不要继续流浪。
赏析:
《孔巢父》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孔巢父的生活状态和他对现实的态度。
首句“孔巢父,竹溪流。竹溪之水可饮牛,胡为去干肉食谋。”描绘了孔巢父在竹林边的居住环境。竹林清幽,水流潺潺,可以供牛饮用,这是孔巢父生活的一个安静的环境。然而,他却选择离开这个环境,去谋求干肉食谋,这反映出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物质的追求。
第二句“孔巢父,盍归来?河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表达了孔巢父对于家乡的思念。河北的老虎已经死去,河中的老虎还在威风。这暗示了孔巢父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第三句“孔巢父,不归去。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则进一步描绘了孔巢父的生活状态。他已经离开了家乡十年,现在仍然在东海迷烟雾的环境中生活,他的钓鱼竿空负珊瑚树。这反映了孔巢父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巢父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于现实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