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水,枯沃焦,神工无处寻天瓢。松陵太平守,闵民苦疾呼。
邓师诛寇妖,诛跛妖,役丁甲,蚩尤鼓风旗倒搜,插龙龙走白龙潭,迅霆夜擘干将匣。
于乎县令不积薪,将军不拜井。炉烟一穗达丹诚,三日甘霖云万顷。
君不见漕家粮船星火急,瓜州渡头河水涩。苍天苍天不悔祸,海民尽作枯鱼泣。
邓师鬼工烦叱诃,稻田粒粒真珠多。松陵太守报新政,和气化作击壤尧民歌。

【注释】

东海水:指长江入海处的海水。

枯沃焦:干涸,焦灼。

神工:神通广大的匠人。

天瓢:指传说中的天帝之壶,即天上的玉壶。

松陵:古县名,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太平:太平无事。

闵民苦:怜悯百姓的痛苦。

邓师:指邓州的地方长官邓艾。

蚩尤: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被诛杀后,其旗倒插,故称“蚩尤鼓”。

龙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状像龙而有鳞甲。此处指宝剑。

迅霆:疾驰的雷声。干将:春秋时吴国干将铸剑,剑去水垢。这里借指剑法高超,有如霹雳之势。

丹诚:赤诚之心。

三日:三天。甘霖:及时雨。

漕家:泛指官府。粮船星火急:形容官船往来繁忙,运送军粮迅速。

瓜州渡头河水涩:指从瓜州渡过江来,江流不畅,水涩。

苍天苍天不悔祸:苍天啊!苍天啊!你难道不悔恨吗?

鬼工:神话中的能工巧匠。

击壤:传说中尧帝时代的乐土,人们以木棍敲地作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地方官吏、歌颂人民英雄的颂歌。它通过对邓炼师平定妖孽,为民除害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为政者造福一方的赞美之意。

首联写邓炼师平定妖孽的情景。东海之水干涸,天地之间一片焦灼,而邓炼师却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斩除妖魔,铲除恶疾,使天下太平。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邓炼师的神通广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的敬佩之情。

颔联赞扬邓炼师斩除妖孽、消除疾病的伟大成就。“诛跛妖”,“插龙”,都是形容邓炼师所行之事神奇非凡。然而,这两句诗也暗含着作者的担忧——这样的英雄人物,如果不及时得到应有的奖赏和尊重,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颈联进一步赞美邓炼师的功绩。诗人用“于乎”一词,表达了对邓炼师不辞辛劳、日夜奋战的深深敬意。而“将军不拜井”,则是对邓炼师高尚人格的赞美。最后一句“炉烟一穗达丹诚”,则形象地描绘了邓炼师为民请命、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尾联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为政者的期望和要求。“漕家粮船星火急”,描绘了官场上为政者忙于事务、无暇顾及民生的繁忙景象;而“海民尽作枯鱼泣”,则揭露了为政者只顾自身享乐、不顾百姓疾苦的腐败作风。因此,尾联呼吁为政者能够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真正成为人民的贴心人。

整首诗通过对邓炼师平定妖孽、为民除害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为政者造福一方的赞美之意。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真正成为一个为民谋福利的好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