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
人生不愿万金宅,但愿盐商千料舶。
大农课盐析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
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亭丁焦头烧海榷,盐商洗手筹运握。
大席一囊三百斤,漕津牛马千蹄角。
司纲改法开新河,盐商添力莫谁何。
大艘钲鼓顺流下,检制孰敢悬官铊。
吁嗟海王不爱宝,夷吾策之成伯道。
如何后世严立法,只与盐商成富媪。
鲁中绮,蜀中罗,以盐起家数不多。
只今谁补货殖传,绮罗往往甲州县。

【译文】

人生不愿做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

人生不愿拥有万金宅,只愿盐商千料舶。

大农课盐,分析秋毫,百姓不敢与之争锥刀。

盐商本是贱家子,却独自与王家等富豪。

亭丁焦头烧海榷,盐商洗手筹运握。

大席一囊三百斤,漕津牛马千蹄角。

司纲改法开新河,盐商添力莫谁何。

大艘钲鼓顺流下,检制孰敢悬官铊。

吁嗟海王不爱宝,夷吾策之成伯道。

如何后世严立法,只与盐商成富媪。

鲁中绮,蜀中罗,以盐起家数不多。

只今谁补货殖传,绮罗往往甲州县。

【注释】

  1. 盐商:指经营盐业的商人,也指专买专卖盐而获利的人。
  2. “万户侯”: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爵位,为封君的封号。
  3. “盐利”:即盐税、盐赋。
  4. “淮西头”:在淮水之西。
  5. “大农课”:古代的一种赋税制度。
  6. “秋毫”:比喻极小的事物。此处指微末之事。
  7. “凡民”:普通百姓。
  8. “王家”:指贵族之家或皇家之家。
  9. “亭丁”:古代征收赋税的官吏。
  10. “焦头”:形容焦灼不安的样子。
  11. “海榷”:指海上贸易。
  12. “运握”:掌握货物的运输和保管。
  13. “大席”:指大型的货物。
  14. “漕津”:运河上的渡口或港口。
  15. “牛马”:泛指运输中的牲畜。
  16. “检制”:检查控制。
  17. “海王”:海神。比喻海洋之神。
  18. “伯道”:即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改革家。
  19. “严立法”:严密的法令。
  20. “富媪”:富有的老太太。
  21. “鲁中”:指山东省的中部地区;”蜀中“:指四川省中部地区。
  22. 绮罗:精美的丝绸织物。
    【赏析】
    此诗写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是诗人对当时社会上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愤慨之作。全诗八句,每四句一句,共两联,第一句是起兴句,第二句是承转句,第三句是转合句。起兴句点题,承转句转折,转合句总结全文。
    全诗前四句都是写盐商们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他们为了追求财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连封建朝廷都敢去敲诈勒索。这种贪婪的行为令人发指。
    后四句则写官府的腐败和官员们的贪婪,他们为了私欲而不择手段地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这首诗还讽刺了一些人只顾自己赚钱而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