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头点行军,大艘金鼓声殷殷。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
蛮邦父母苦不仁,九重天子深无闻。草间弄兵本锄梃,聚力四万称孤君。
皇华遣使宣主恩,横草未立终童勋。闽南总戎赐斧钺,紫髯一拂清妖棼。
六驳生来食虎尊,猛虎虽猛宁同群。于乎猛虎虽猛宁同群,城狐社鼠何足云!

【注释】

钱塘:今浙江杭州。

军:驻防的军队。

殷殷:声势浩大的样子。

鸡犬绝:家家户户断绝了消息。

杳杳:深远的样子。

蛮云:指南方的瘴疠之地的雾气。

不仁:不公平,不仁义。

九重:指天子。

锄梃(tīng):农具。

四万:指军队人数。

皇华使:唐时特派往外国宣达皇帝旨意的外交官员或使者。

横草未立:草木未长,指尚未建立功业。

童勋:小功劳。

闽南:地名,今福建南部。

总戎(yíng):官名,相当于地方长官。

紫髯(rán):古代武士所戴的一种红色头巾,这里比喻武将的威武。

六驳:传说中的猛兽。

城狐社鼠:传说中能兴风作浪的妖物。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的诗作。

首联“征南谣”起笔突兀,直陈其事。诗人用“点”字,表明这是一次突然袭击的行动,以“金鼓”二字来烘托军队行进时的雄浑气势,同时暗示出叛乱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统治者的仇恨心理。

颔联“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写叛乱者的猖狂,他们到处烧杀抢劫,把千里万里之内的人民弄得无法生存,而自己却逍遥法外,仿佛天下都是他们的,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叛乱者嚣张的气焰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叛乱者的愤慨之情。

颈联“蛮邦父母苦不仁,九重天子深无闻。草间弄兵本锄梃,聚力四万称孤君。”诗人进一步揭露了叛乱者的本质,认为他们之所以敢于反叛朝廷,是因为朝廷对他们的欺压太厉害了。他们利用民间的草民,让他们去当炮灰,自己则在背后操纵指挥。叛乱者虽然人数众多,但最终却被朝廷平定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叛乱者本质的认识以及对朝廷胜利的信心。

尾联“皇华遣使宣主恩,横草未立终童勋。”这两句诗表现了叛乱者虽然暂时得逞,但最终还是会被朝廷平定的坚定信念。诗人用“皇华使”这个历史人物来象征朝廷使者,表示朝廷使者的使命是传播朝廷的恩德,而不是来镇压叛乱者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期待,希望朝廷派遣更多的使者去讨伐叛乱者,以便早日平定叛乱。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写叛乱者的行为以及朝廷的军事行动,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正义感的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