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农竭力耕王田,王赋已供常饿眠。
邓通董贤何为者,一生长用水衡钱。
吴农谣
吴地农民辛勤耕作王田,赋税已经足够维持生活。
邓通董贤何为者,一生都依赖水衡钱。
注释:
- 吴农谣(Wu Nong Yao):古代民歌,以吴地农民为主角,反映了他们的艰辛生活和对现实的不满。
- 竭力: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 王田:指皇帝所赐的田地,也泛指公田。
- 赋已供常饿眠:赋税已经足够维持生活,但仍然经常饥饿难眠。
- 邓通:汉代人,曾被封为大官,但后来家产被没收。
- 董贤:汉代人,曾被封为大官,但后来被废黜。
- 水衡钱:古代货币单位,与盐铁有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吴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辛酸。首句“吴农竭力耕王田”,描绘了农民们辛勤耕作的画面,但收获却无法满足生活需求,这是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写照。接下来“王赋已供常饿眠”,进一步揭示了赋税制度的本质,即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牺牲农民的劳动成果。
诗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依然在土地上劳作。“邓通董贤何为者”,这里通过对比邓通和董贤的命运,暗示了他们的失败是由于个人的运气或偶然因素,而非自身能力的不足。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最后一句“一生长用水衡钱”,则更加直接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贫富差距巨大,只有少数有权有势的人才能得到丰厚的财富,而普通百姓则只能过着贫困的生活。这种描述不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悲凉的气息。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