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鼎侯家食,伊人独饭蔬。
磬声诸佛近,经卷一灯初。
南野空陈迹,西方有净居。
长归只遗蜕,万古閟幽墟。
【注释】
孙母颜氏挽词二首:指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诗人从蜀中入朝,途经南野时,其母颜氏病逝。五鼎:指帝王的祭器,这里泛指高官厚禄。伊人:对妻子的称呼,这里指作者的妻子。磬声:佛寺撞钟的声音。经卷:佛教经典。南野空陈迹:指在南国荒废的遗迹。西方有净居:指西方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万古閟(bì闭)幽墟:指长眠在幽深的墓地里。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元年(742)由蜀入朝,途经南野时为悼念亡妻而写的挽诗。
“五鼎侯家食,伊人独饭蔬。”起句写自己身处权贵之家,享受优裕的生活;次句写妻子独自吃粗菜淡饭。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表现出夫妻恩爱深厚,相互关心体贴。
“磬声诸佛近,经卷一灯初。”第三句写自己常住佛寺,与佛同住;第四句写自己夜间读书,点燃一盏油灯,点着了一卷《大藏经》,佛影映在油灯上,仿佛佛祖在眼前。这两句以物象来表现佛理,写出佛家的宁静、祥和,同时也暗喻自己追求佛法,企求成佛。
“南野空陈迹,西方有净居。”第五句用典,说自己在南国的荒废遗址上,只能看到一片废墟;第六句说到了西方的净土——极乐世界。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佛理的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生死归宿的安排。
尾联写道:“长归只遗蜕,万古閟幽墟。”最后两句,诗人以“遗蜕”、“扃(jīng)墟”两个关键词作结。所谓遗蜕,是指尸体。扃墟,指坟墓。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死后只有一副骸骨,长眠在无人知晓的深山之中。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性。前两句写自己身处富贵,却仍不忘贫贱之妻;后四句写自己心向佛门,但并未忘世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和对佛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死归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