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半窗明月,虫声一夜清秋。
我意浩然千古,人间总是闲愁。
注释:
- 树影半窗明月:树木的影子映在窗户上,月光明亮。
- 虫声一夜清秋:夜晚的虫子鸣叫,让人感到秋天的凄凉和寂寞。
- 我意浩然千古:我的心志高远而宽广,不受世俗纷扰。
- 人间总是闲愁:人生在世,总会有许多烦恼和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以韵题松云八景图其二淮桥上归别许生为主题。诗人以清新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淮桥上的夜景图,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闲愁的无奈。
首句“树影半窗明月”描绘了淮桥上的月夜景象,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了美丽的光影。这句诗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地点(淮桥),又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色,为后面的诗句奠定了基调。
次句“虫声一夜清秋”则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虫鸣声,给人一种宁静、悠长的感觉。这句诗不仅与前面的月色相呼应,更衬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第三句“我意浩然千古”表达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坚定信念。他希望自己的心境像天地一样广阔,不受世俗纷扰所动。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为整首诗的主题增添了几分厚重感。
最后一句“人间总是闲愁”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他认为人生在世,总会有许多烦恼和忧愁,这与他的志向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桥夜景和表达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它既有优美的画面,又有深刻的内涵,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