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湖石屋江水平,大船小船满东津。
举罾出鱼辄数十,落日光射金鳞鳞。
枫桥烟起新酒熟,共穿小鱼饮西邻。
大鱼虽肥且勿食,明朝卖与城中人。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攀龙的《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1句:螺湖石屋江水平,大船小船满东津。

  • 解释:螺湖石屋指的是螺湖上的石头建筑,江水平静如镜,大船小船在东津停泊。
  • 注释:螺湖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以其独特的石屋和宁静的环境著称。“江水平”描绘了湖面的宁静与辽阔,而“大船小船满东津”则形象地描述了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繁忙的水运场景。

第2句:举罾出鱼辄数十,落日光射金鳞鳞。

  • 解释:渔民们用网兜捕捉到的鱼常常能达到数十条,夕阳西下时,阳光照在鱼儿身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 注释: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了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渔民劳动成果的赞美。

第3句:枫桥烟起新酒熟,共穿小鱼饮西邻。

  • 解释:枫桥上烟雾缭绕,新酿的美酒已经熟透,大家聚在一起品尝着小鱼,享受着邻里间的亲密关系。
  •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夜晚,人们围坐在火炉旁,享受着美酒和美食,增进邻里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第4句:大鱼虽肥且勿食,明朝卖与城中人。

  • 解释:虽然大鱼非常肥美,但请不要食用,明天我们会把它们卖给城里的人。
  • 注释:这一诗句反映了作者对食物的珍惜态度以及对自然恩赐的尊重。它体现了一种简朴、节约的生活方式,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活图景。从螺湖石屋的自然美景,到渔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再到邻里间亲密无间的交往,每一处都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