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秋波燕尾岐,千嶂春木凤翅齐。
道人结船布江面,行者如蚁东复西。
峦头烟起樵子急,林杪磬发山僧归。
庵中老僧危坐稳,付与万古看斜晖。

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

庐陵十景是中国古代江西省吉安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这里指的是“庐陵秋水”。庐陵十景中的“燕尾岐”是指庐山的燕尾山;“凤翅齐”则是指凤凰山和虎山。两江指的是赣江和修河;“千嶂春木”指的就是庐山的千重山峰,其中“春木”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树木;“行”是步行的意思,所以“行者如蚁东复西”,意思是说行走的人就像蚂蚁一样密集地分布在道路上;“峦头烟起樵子急”描绘出一幅樵夫急匆匆的景象;“林杪磬发山僧归”形容了寺庙里的钟声回荡在山林之中,而僧人则在暮色中返回寺庙;“庵中老僧危坐稳”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安详地坐在庵内;最后一句“付与万古看斜晖”则意味着将这美丽的景色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译文:
庐山的燕尾山如同一条优美的尾巴,
凤凰山和虎山并肩而立。
两江之水波光粼粼,仿佛是一幅画卷。
千重山峰犹如春天般生机盎然。
行走的人如同蚂蚁一般密集,向东向西不断移动。
山巅之上烟雾缭绕,忙碌的樵夫们显得急促。
树林梢头传来清脆的钟声,僧人归寺的身影逐渐远去。
老僧安然坐于庵中,欣赏着落日余晖。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色及其人文环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庐山的山水、林木、人物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永恒不变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与留恋。整首诗既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