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我登鳌峰,大山小山石玲珑。赤霞日烘紫玛瑙,白露夜滴青芙蓉。
飘绡云起穿石屋,石上凉风吹紫竹。挂冠何日赋《归来》,煮茗篝灯洞中宿。
这首诗名为《游吴山紫阳庵》,由元朝诗人萨都剌所创作,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古诗。下面将逐一解析:
诗词原文:
天风吹我登鳌峰,大山小山石玲珑。
赤霞日烘紫玛瑙,白露夜滴青芙蓉。
飘绡云起穿石屋,石上凉风吹紫竹。
挂冠何日赋《归来》,煮茗篝灯洞中宿。诗意解释:
- 天风与我同行:首句“天风吹我登鳌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中,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攀登至高峰的景象。
- 巨石之美:接着,“大山小山石玲珑”表达了大石头和小石头各有其独特的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精细。
- 日与月的辉映:第三句“赤霞日烘紫玛瑙”和第四句“白露夜滴青芙蓉”,分别描述了太阳照射下紫玛瑙般的石头和夜晚露水滴落在青芙蓉般的竹子上的美丽画面,体现了自然景色的绚丽多姿。
- 云的穿梭:“飘绡云起穿石屋”描绘了轻飘飘的云雾在石屋间穿梭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 凉风和竹林:“石上凉风吹紫竹”,不仅描述了微风拂过竹林的凉爽感觉,也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特性。
- 隐居生活的向往:“挂冠何日赋《归来》”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
- 夜宿洞穴的生活:“煮茗篝灯洞中宿”则描述了在山洞中点起灯火煮茶,享受宁静夜晚的生活场景,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志趣。
- 注释说明:
- 鳌峰:指山峰名,鳌为传说中的巨兽,此处借指山峰之高。
- 紫玛瑙:一种珍贵的宝石,常被视为珍贵之物。
- 青芙蓉:指荷花,古人常用以比喻清雅。
- 飘绡云:轻薄如纱的云雾,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紫竹:竹子的一种,因其色泽常被用于比喻。
- 《归来》: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某种退隐之意,或是指某种文学作品中的归来。
- 煮茗篝灯:煮茶并点燃火把,营造一种温馨的夜晚生活。
- 赏析:
-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而著称。萨都剌通过对山水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既表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展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游吴山紫阳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其深入的理解和鉴赏,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