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宫风暖百花香,玉人端坐七宝床。
凤凰小架悬夜月,一女侍镜观浓妆。
背后一女冠乌帽,茶色宫袍靴色皂。
手持团扇不动尘,一掬香弯立清晓。
一女浅步腰半驼,小扇轻扑花间蛾。
淡阴桐树一女立,手抱胡床眼转波。
床头细锁悬金钟,白鹤双飞花影重。
词人见此神恍惚,巫山梦里曾相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紫宫风暖百花香,玉人端坐七宝床。
译文: 紫禁城中春意盎然,花香袭人,一位美丽的女子坐在镶满宝石的华丽床上。
- 注释: “紫宫”指的是皇宫,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风暖”描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百花香”描绘了春天花朵盛开时的香气。“玉人”形容女子皮肤白皙如玉。“七宝床”指的是极为华贵的床,常用来比喻富贵或奢侈的生活。
- 赏析: 此句通过描写宫中春日的景致和美人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奢华而优雅的氛围,反映了古代宫廷中的审美标准。
2. 凤凰小架悬夜月,一女侍镜观浓妆。
译文: 一只凤凰形状的小架子上挂着夜幕下的月亮,一位女子正在照镜子欣赏自己的浓妆。
- 注释: “凤凰”是传说中的吉祥鸟,也常作为装饰物。“小架”可能是指装饰品的一部分。“夜月”指夜晚的月亮。“浓妆”意味着女子妆容浓重。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女子在月光下精心化妆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细节。
3. 背后一女冠乌帽,茶色宫袍靴色皂。
译文: 身后有一位戴着黑色帽子的女子,穿着茶色宫袍、黑色靴子。
- 注释: “冠”指的是戴在头上的帽子。“乌帽”通常指黑色的帽子。“茶色宫袍”表示颜色较深的服饰。“靴色皂”可能指的是靴子的颜色为浅黑色或黑色。
- 赏析: 这句通过对比女子的不同服饰颜色,突出了她的神秘感和她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服饰的独特风格。
4. 手持团扇不动尘,一掬香弯立清晓。
译文: 她手中拿着团扇,不让尘埃落在上面,清晨时分静静地站在那里。
- 注释: “团扇”是一种圆形的扇子,常用于遮阳或装饰。“不动尘”意味着扇子的扇面非常干净,不易沾染尘埃。“一掬香”可能是指手中的团扇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 赏析: 这句描述了女子在清晨的宁静环境中,手持团扇的姿态,展现了她的优雅和从容。
5. 一女浅步腰半驼,小扇轻扑花间蛾。
译文: 一个女子轻盈地迈着步子,弯腰时腰部显得有些弯曲,用小扇轻轻拍打着周围飞舞的蝴蝶。
- 注释: “浅步”意味着步伐轻盈,步伐不大但节奏稳定。“腰半驼”形容女子行走时腰部略显弯曲。“小扇”即手持的小巧扇子。“花间蛾”可能是指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 赏析: 此句通过动态的画面描绘了女子行走中的优美姿态以及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展示了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
6. 淡阴桐树一女立,手抱胡床眼转波。
译文: 在一片淡淡的阳光下,一棵梧桐树下站着一位女子,她抱着一张胡床,眼神流转不定。
- 注释: “淡阴”可能是指微光透过树叶投射下来的光线。“桐树”是一种常绿乔木。“胡床”是一种简易的坐具,类似于今天的躺椅。“眼转波”可能形容女子眼中流露出的情感复杂,如同水波般起伏不定。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场景,女子站在梧桐树下,似乎在沉思或等待某人,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动感。
7. 床头细锁悬金钟,白鹤双飞花影重。
译文: 床头挂着细细的锁链,挂着一只金色的钟,两只白鹤在空中飞翔,花影随着它们的影子摇曳生姿。
- 注释: “床头”指的是床边。“细锁”可能指挂在床头上的锁链。“金钟”可能是装饰物或象征性的物品。“白鹤”通常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吉祥。“花影”指花朵的影子。
- 赏析: 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刻画,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8. 词人见此神恍惚,巫山梦里曾相逢。
译文: 诗人见到这幅画后神思恍惚,仿佛在梦中与那位女子相遇过。
- 注释: “词人”指的是诗人或文学家。“神恍惚”形容诗人因见到画中女子而感到心神不宁。“巫山梦”是一个常用的典故,指梦中与情人相见。这里诗人用来形容自己曾经与画中女子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画中女子的深深喜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