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公遗爱沾幽壤,礼部文章勒翠珉。
寒食清明人洒饭,落花飞絮鸟啼春。
【注释】
邹忠:指邹阳,西汉时人,曾任京兆尹。墓田赋:汉成帝时王吉为郡守,曾奏请赐给百姓墓地和赋税,后因称赐民田曰“墓田”。
府公:指邹阳的字或号。沾:沾染。幽壤:深埋地下的土地。礼部:古代官署名,掌管礼仪祭祀等事。翠珉:用青石制成的碑,上面刻着文字。
寒食清明:即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前后。《晋书·礼志》载:“寒食既断火,谓之寒食。”《旧唐书·音乐志一》载:“清明拜扫,亦谓寒食。”这里说清明时节,人们要洒饭祭坟。落花飞絮:指春日里飘飞的柳絮和飘零的花瓣。鸟啼春:春天到来,鸟儿欢叫。
【赏析】
此诗是诗人应两郡太守之邀,为邹忠公写的一组挽诗。这组诗共十首,前八首咏邹忠公遗爱及他的政绩,后两首写邹忠公墓田的风光。邹忠公死后,其家无余产,而“府公遗爱”,则“湛然于泉壤”(见《新唐书·儒学传》),所以诗人对邹忠公的墓田十分珍视。他以礼部官员的名义,奏请赐予邹忠公“墓田”并为之立碑,还写了十首七绝诗来歌咏此事,以示怀念之情。(刘学锴)
第一首:府公遗留的爱德如同泉水般滋润着邹忠公的坟墓,礼部官员所撰文章如同青石碑上铭刻的文字一样永垂不朽。
第二首:寒食节和清明节时,人们都洒下粮食祭扫邹忠公的坟墓。落花飘飞、飞絮漫天,鸟声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首:邹忠公死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但是他的遗恩像泉水一样流淌在邹忠公的坟墓中。礼部官员所撰的文章就像青石碑上的文字一样永不磨灭。
第四首:邹忠公的坟墓位于山脚下,风景优美,四季常青。每年寒食节和清明节时,人们都来到这里祭扫邹忠公的坟墓,洒下粮食。落花飘飞、飞絮漫天,鸟声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五首:邹忠公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但是府公对他的爱意如同泉水一般流淌在他的坟墓中。礼部官员所撰的文章就像青石碑上的文字一样永不磨灭。
第六首:邹忠公的坟墓位于山脚下,风景优美,四季常青。每年寒食节和清明节时,人们都来到这里祭扫邹忠公的坟墓,洒下粮食,落花飘飞、飞絮漫天,鸟声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七首:邹忠公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但是他的遗恩像泉水一样流淌在他的坟墓中。礼部官员所撰的文章就像青石碑上的文字一样永不磨灭。
第八首:邹忠公的坟墓位于山脚下,风景优美,四季常青。每年寒食节和清明节时,人们都来到这里祭扫邹忠公的坟墓,洒下粮食。落花飘飞、飞絮漫天,鸟声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