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
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属南吕宫,正格七句四平韵,首二句三仄韵,末三句两平韵。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宁可少活十年,也不失去权力。
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本事的人命运不好(指遭际不顺利)。
有朝一日天随人愿:总有一天会如人意。
赛田文养客三千!:比战国时的田文(孟尝君)招待门客三千的气魄还大。
【赏析】
《天净沙·春思》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作品。此曲以“百忧集其前”的暮年羁旅乡愁起调,用对比手法抒写世态炎凉和人生感慨。全曲语言质朴浅近,却自然浑成,富有韵味,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及对世事变迁的敏锐感受。
此曲在结构上采用了上下片各由十句五言排韵体构成的形式,上、下片之间以一“过”字相连接,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
上片第一句“宁可少活十年”,与下片“休得一日无权”,两句都是说宁愿忍受十年的贫困之苦也不愿丧失当政的权力。这种宁愿忍受十年之苦而不愿放弃当政之权的思想感情,正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第二句“大丈夫时乖命蹇”,承上启下,点题明义,指出“宁可少活十年”的原因。这里,“时乖命蹇”四字,概括了作者一生坎坷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不济的不满和愤懑。
第三至第八句,从“有朝一日天随人愿”到“赛田文养客三千”,通过描写理想中的美满境界,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社会黑暗腐败的不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其中,“有朝一日天随人愿”,“天随人愿”,即希望老天能让自己的愿望实现,这既是对统治者的一种幻想,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抗争。
最后一句“赛田文养客三千”,则是作者自况,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够像战国时期的孟尝君那样,广纳贤才,招揽宾客,以此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这既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也展示了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整首曲子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批判。同时,这首曲子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